文轩低头收拾自己的行李,愤怒全然掩饰不住。
贾厂长围在他身边不停地打转,看得出他也是真心着急。
“文轩,你别走!”
“走开!”
“文轩,你听我解释,你先把东西放下,咱们谈谈!”
“没什么可谈的!你把你的脏手拿开!”
贾厂长见拦不住文轩收拾东西,先是拉扯,后是一屁股坐在文轩的行李上。
“无耻,简直是无耻!”文轩气得浑身颤抖。
话得从昨天说起。
文轩陪着贾厂长去第四医院推销厂里的产品,却无功而返。文轩开着车回城,一路上贾厂长都在发泄着不满的情绪。这些文轩都能容忍。他还体谅厂长不容易,产品如果滞压在厂里,马上就会影响厂里的资金链循环,随即就是会影响工人工资的发放。
厂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文轩在内,努力干活都是为了能挣钱。工人们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大家都有自己的困境。
文轩不顾肖菲的反对,坚持要在厂里干,现在怎么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一开始,他只是想着暂时干着这份工作,心心念念盘算着考研。
渐渐地,文轩觉得自己太书生气了。大学四年的象牙塔生活,还有肖菲给予的美好的爱情,都让他暂时忘却了尘世的忧愁。要不是肖菲发生了重大的变故,他还沉浸在理想主义的梦幻中不愿醒来。
现实总会在人飘飘欲仙的时候,给一记重重的拳头。有时候,什么理想啊志向啊,统统要为现实让步。
跟着贾厂长的这一段时间,他有了与校园生活截然不同的感受。他觉得,自己原来是飞禽,现在落地变成了家禽。不过,现在这样忙忙碌碌,庸庸常常才是真实的境地。人要接地气啊,文轩这样劝自己说。
可是这些年来,文轩已经习惯了这种超然于世的状态。
读书真好,纯粹的读书真好。这些年的光荣和梦想都来自读书。读书给了文轩所有的勇气,所有的力量,所有的精神成就。
如果不是命运要让他的人生轨道在这儿拐一道弯,文轩还是会继续沉湎到书中的世界去的。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可是他常常觉得读书最适合农民的孩子。
文轩一捧起书,他就像回到了贵州老家的那片湿润而丰沃的土地上。
土地和书本,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有着相同之处。
土地和书本的相同之处在于:付出努力就有回报。只要悉心去耕种一块肥沃的土地,它就会回馈丰收的果实;同样,只要努力学习,阅读好书籍,也能够获得知识的丰富收获。
然而,土地和书本又不同,人不能不吃不喝,光读书。
文轩强迫自己头脑清醒,他不是富二代,他家境贫寒。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文轩想起了家乡风雨飘摇的泥屋,那里有含辛茹苦供养他的妈妈。他怎能忘记,为了让他上大学,爸爸上山去砍树,不幸被突然倒下的树干死死压住。他更不能忘记,四年下来,虽然他用奖学金,做家教赚取生活费,家乡的妈妈仍然需要每天到田里,到山上,用瘦削单薄的身躯为他生活在象牙塔里提供食粮。
妈妈也喊累,但是从来不叫苦,妈妈为了节约车费和长途电话费,平时很少和他联系。只有一次,老家的电话打到学校,文轩才知道妈妈因为病重被送到了医院。他匆匆忙忙地赶回家乡去,一路就担心见不上妈妈一面。
幸好妈妈得到乡亲们轮流照顾,病情有了好转。医院里还收到一笔捐款,这又减轻了文轩家的负担。妈妈稍有好转就坚持要出院,还催促文轩快回学校去。她反反复复说的一句话是,儿子,快去读书,读书才是天大的事情。
只是,亲爱的恋人肖菲莫名染上了病,文轩一定要勇敢地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
文轩已经决定放弃考研,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慢慢学着做事。他愿意埋头苦干。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和把握。
可是,文轩万万没有想到,不堪的事情竟然又降落到他的头上!
此刻的他,正在校园的学生浴室里,开着最大的水龙头,水柱从他的头顶浇注下来,飞溅四处。他闭着眼睛,任由发烫的热水浇到身上,直到全身的皮肤都变得红红的。
昨天从第四医院回来,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贾厂长让文轩开到一家他平时常去的饭店,说天大地大,吃饱饭最大。
“厂长,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文轩一开始一个劲地道歉,“我没有把事情办好。”
贾厂长不说话,让服务员拿上五瓶啤酒,让她全部打开。服务员看上去像个生手,从围裙里掏出酒瓶起子,开了好几下都没打开。
贾厂长吼了一声,会不会开酒瓶啊?
那个服务员手一哆嗦,酒瓶掉到了地上,玻璃碎片顿时横飞,酒液横流。领班一看变了脸色,急忙跑来赔罪,大声招呼别的服务员来收拾满地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