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梧桐应怨夜来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ZM-22章 但孤无人理解
    “哀家听闻,你在长沙的时候,为民请|命、躬身劳作,有些时候,为了百姓,甚至与当地郡守据理力争。”

    筱葵说着,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搁置在案几上,目光转向德怡然,带着审视的意味。

    茶盏与案几碰撞,发出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德怡然注意到筱葵的目光,心中微微一紧,却不动声色地迎上她的视线。

    他知道,这是筱葵在试探他,而他也必须谨慎应对。“如此说来,御世子殿下,倒还算是个开明的人啊。”

    筱葵的语气中听不出喜怒,但德怡然却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微微垂下眼帘,掩盖住眼中的情绪,谦逊地回答道:“御太后过奖了。”

    说着,他端起面前的茶盏,轻抿了一口。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带着一丝甘甜,却冲淡不了他心中的紧张。

    “守候长沙百姓,不仅是昭献侯的遗命,也是生父从小到大一直教导臣的事情,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德怡然放下茶盏,语气诚恳,试图打消筱葵的疑虑。 筱葵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有太多表情。

    “如此看来,御世子殿下,倒懂得几分治国之道啊。”

    筱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纤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之后,她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德怡然身上,问道:“那么,你已经做好,当大将军的准备了吗?”

    这个问题来得突然,却也在德怡然的意料之中。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笑容,道:“臣岂敢。”

    说着,他轻轻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御所大人正值壮年,身为臣下,岂能考虑这种事情呢?”

    “哀家,没有和你开玩笑。”

    筱葵放下手中的茶杯,杯底与茶案轻轻相碰,发出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她面色平静,语气却异常坚定,一字一句地说道:“御所大人,已经有隐退之意了。”

    “御太后,这...”德怡然心头一震,猛地站起身,椅子腿摩擦着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

    他脸上原本温和的笑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和几分严峻,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声音也变得急促起来:

    “这怎么可能,御所大人明明正值壮年,春秋鼎盛,怎么会突然有隐退之意?御太后,您可千万不能妄言啊。”

    德怡然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握紧的双手微微颤抖,他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但语气中依然难掩焦急和不安。

    筱葵看着德怡然慌乱的样子,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怜悯:“哀家知道,这种事情对你来说,还是太早了。”

    她伸手揉了揉眉心,似乎也感到十分疲惫和忧虑。

    沉默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盯着德怡然,一字一句地问道:

    “可是,一旦御所大人真的隐退了,你还会坚守本心,做一个明君么?”

    德怡然低下头,脸上多了几分沉默,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放心吧,御太后娘娘。”德怡然放下手中的茶杯,深吸一口气,茶香混合着殿内淡淡的熏香,让他感到一阵心旷神怡。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筱葵,缓缓吐露心声:

    “臣本是长沙远支贵族,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也不过是做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罢了。”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过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怅惘。

    “既然御所大人愿意收取臣为养子,将这千钧重担交付于我,臣就一定会竭尽全力,做一个明君,不负先祖,不负大律百姓。”

    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语气中充满了决心和担当。

    “好,好。”筱葵欣慰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苍老的面容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她缓缓点头道:

    “你若真的能做到,哀家也算是,对得起武王临终时的嘱托了。”

    她将目光转向别处,似乎陷入了沉思,语气中带着几分落寞和失望:“哀家,对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她口中的“他”,自然是指她的亲生儿子,如今的大律之主——七代将军德网川。

    筱葵收回思绪,重新将目光落在德怡然身上,问道:“那么,你做了大将军,会如何对待你的兄弟们呢?”

    “御太后尽管放心。”德怡然面色平静,语气坚定,眼神中没有一丝犹豫:

    “舞阳侯也好,真定王也罢,臣,一定会保证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善始善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中阁的庭院里却是一片宁静。

    德网川独自一人坐在冰凉的石凳上,抬头望着夜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眼中那一抹化不开的惆怅。

    沈边南轻手轻脚地走到德网川身后,手指轻轻地按压着德网川的肩膀,力道适中,似是怕惊扰了眼前这位多愁善感的君主。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