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团宠公主亡国后,新朝君臣火葬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章
    “安儿,”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暖意,如同初冬午后的阳光,不灼热,却足以驱散寒意,“方才在殿上,你做得很好。”

    绥安猛地抬起头,清澈的眼眸里还残留着一丝茫然和疲惫,此刻却被这句话点亮了。她的小嘴微微张着,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父皇……在夸她?直接地、明确地夸她?

    “识奸佞,明大义,护国体,卫尊严。”昭永顺帝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温润的珍珠,轻轻落在绥安心上,“小小年纪,有此胆魄与见识,朕心甚慰。”

    不是“尚可”,不是“还需磨砺”,而是清晰无比的“做得很好”、“朕心甚慰”!绥安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暖流猛地冲上头顶,脸颊瞬间变得滚烫,连耳根都红透了。方才的疲惫和沉重仿佛被这暖流瞬间冲散,只剩下一种轻飘飘的、几乎要飞起来的喜悦和激动。她的小手下意识地松开衣角,紧紧攥住了锦墩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更加发白,却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那份巨大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欢喜。

    “父……父皇……”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大眼睛里水光盈盈,却不再是委屈的泪水,而是被巨大肯定和爱意充盈的感动。

    昭永顺帝伸出手,那指点江山、批阅奏章的手,此刻却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温柔,轻轻抚过绥安柔软的发顶。动作极其轻柔,仿佛怕碰碎了什么珍宝。

    “不必惶恐,亦不必自满。”他的声音依旧低沉,却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温和,“帝王之路,道阻且长。今日你初露锋芒,已见其华。日后更需沉心静气,广览博学,方能担得起这万里河山,亿兆黎民。”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绥安亮晶晶的眼睛上,唇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朕相信,安儿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一代明君”……这四个字如同最璀璨的星辰,骤然点亮了绥安的心房。她用力地点着小脑袋,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和雀跃:“嗯!绥安记住了!绥安一定努力!不辜负父皇期望!”

    就在这时,殿门被轻轻推开。苏楚歆端着一个精致的白玉托盘走了进来,上面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安神汤和一碟小巧玲珑的荷花酥。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目光落在绥安红扑扑的小脸上,眼中满是欣慰和骄傲。

    “母后!”绥安立刻像只归巢的小鸟,从锦墩上跳下来,扑进苏楚歆怀里。

    “慢点慢点,”苏楚歆笑着接住她,将托盘放在一旁的小几上,伸手轻轻点了点绥安的鼻尖,“我们的小功臣回来了?母后都听说了,安儿在议政殿上可威风了,把那帮老臣都说得哑口无言呢!”她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宠溺和自豪。

    “真的吗?”绥安仰着小脸,大眼睛亮得惊人,刚才在父皇那里得到的肯定,此刻在母后更加直白的夸赞下,化作了巨大的满足感。

    “当然是真的!”苏楚歆将她搂在怀里,拿起一块荷花酥递到她嘴边,“来,尝尝,母后特意让御膳房做的,犒劳我们最棒的小公主!”

    绥安开心地咬了一口,甜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一直甜到了心底。她靠在母后温暖的怀抱里,感受着那熟悉的馨香和毫无保留的爱意。

    阴影里,明渊依旧沉默伫立。他的目光落在绥安依偎在皇后怀中、小脸上洋溢着纯粹快乐的模样上。那沉静如深潭的眼眸深处,冰封的湖面下,那汹涌的暗流似乎彻底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细微的、如同冰层被暖阳融化后露出的、清澈见底的柔和光泽。他垂在身侧的手,那几道浅淡的疤痕在光线下似乎也柔和了许多。

    苏景曜不知何时也溜了进来,靠在门框上,抱着手臂,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痞痞的却又无比温暖的笑容:“哟!瞧瞧这是谁啊?我们大晟未来的女帝陛下?今天可真是威风八面,舌战群儒啊!连王尚书那张老脸都给憋红了!啧啧啧,不愧是我苏景曜的妹妹!”他夸张地竖起大拇指,语气里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曜哥哥!”绥安被逗得咯咯直笑,小脸在母后怀里蹭了蹭,又探出头来,对着哥哥做了个可爱的鬼脸。

    御书房内,檀香依旧袅袅,阳光温暖。巨大的舆图和沉默的玉玺不再显得冰冷沉重,反而像是无声的背景,衬托着这一室温馨。父皇的肯定如同沉稳的山岳,母后的怀抱如同温暖的港湾,哥哥的调侃如同跳跃的阳光,而那道沉默的灰色身影,则如同最坚固的基石,无声地守护着这份被爱意包裹的成长。

    绥安靠在母后怀里,吃着甜甜的荷花酥,感受着父皇落在她发顶的、带着温度的目光,听着哥哥爽朗的笑声。那份名为“江山之重”的担子,此刻仿佛不再冰冷刺骨,而是被这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层层包裹,变得温暖而充满力量。她知道前路漫长,荆棘密布,但此刻,她心中充满了勇气和希望。因为她知道,无论她走向何方,身后永远有父皇如山般的信任,有母后如海般的包容,有哥哥如阳光般的支持,还有那道沉默却永远坚定的守护目光。在这份无条件的爱与鼓励中,那颗名为“储君”的种子,正汲取着最丰沛的养分,悄然破土,向着阳光,茁壮成长。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