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2章 不被选择的另一条路
    城东“跳蚤”市场的喧嚷在身后渐远,郑仪和周晓芸沿着县一中后墙那条被梧桐树荫遮蔽的老街走着。

    老街转角,一棵枝干遒劲的老槐树下。

    两个穿着蓝白校服的高中生面对面站着,争得面红耳赤。

    “……我就不明白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卷成麻花图什么?考个好大学又怎么样?出来还不是给资本打工!‘小镇做题家’的梗你没听过?我们这些小地方的学生,拼死拼活刷题,到头来可能还是比不上人家几代人的积累!”

    说话的男生个子高些,额发有些凌乱,情绪激动,手里捏着卷成一团的数学练习册挥舞着,眼神里充满了愤懑和不甘。

    “那你告诉我,不考怎么办?”

    他对面的女生声音清脆,寸步不让地反问。她鼻梁上架着细框眼镜,眉头紧锁。

    “回去种地?还是跟着我爸妈在街边卖煎饼?还是像那边市场里的人一样,看天吃饭?高考是残酷,是不公平!但它至少给我们这些没钱、没背景的人撕开了一道口子!一个靠拼命努力就可能改变轨迹的机会!这是我们现在唯一能抓住的、相对公平的起点!你别跟我扯什么理想情怀,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谈什么别的赛道!”

    男生气得脸更红了:

    “你这叫认命!叫被洗脑!赛道是别人画的,规则是别人定的,我们就非得在别人画的框框里内耗到死吗?总得有人去试试别的路……”

    “别的路?创业?你知道多少草根创业最后倾家荡产?搞艺术?家里拿什么支撑你几年没收入?去学手艺?能比得上大学生的薪资待遇吗?”

    女生语速飞快,逻辑清晰。

    “现实点吧!没有敲门砖,你连展示‘别的路’上才能的机会都没有!这世界,哪有什么绝对公平?高考这条道,就是最不坏的那条!”

    两人针锋相对,空气里弥漫着少年人特有的、带着绝望和憧憬交织的激烈情绪。

    激烈的辩论让两个少年谁也没留意到不远处停下的身影。

    直到那个高个男生因为激动挥舞的手臂,无意中蹭掉了女生鼻梁上的眼镜。

    “哎呀!”

    女生惊呼一声,下意识地蹲下去摸索。

    郑仪几乎是同时一步上前,在眼镜即将被另一个路过的学生踩上之前,稳稳地将其捡了起来。

    “给,同学。”

    郑仪的声音温和,将眼镜递给有些慌张的女生。

    女生接过眼镜戴上,镜片后的世界重新清晰,她这才看清递还眼镜的人。

    那张经常在县电视台新闻和街头宣传栏照片上出现的、年轻却已带着一种难以言喻威严的脸庞。

    她瞬间愣住了,嘴巴微张,忘了道谢。

    旁边的男生也猛地收声,看清郑仪的模样后,脸上那股愤世嫉俗的激动瞬间冻结,化为一丝惊讶和……紧张。

    “郑……郑书记?”

    女生小声地、难以置信地问了出来。

    郑仪点点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没有丝毫架子。

    “放学了?刚才听你们聊得挺激烈。”

    他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带着长辈的关切。

    “高考……公平?出路?这问题够大的。”

    郑仪轻轻点头,脸上没有评判的神色,目光温和地扫过眼前两个神情紧绷、眼里都燃烧着不同火焰的少年。

    “你们说的,”

    他的声音不高,传入两人耳中。

    “都有道理。”

    这话出乎意料。

    男生怔住了,挥舞练习册的手僵在半空。女生推了推刚戴好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满是困惑。

    郑仪没有急于解释,而是示意旁边老槐树根旁一块干净的石礅。

    “都坐下聊两句?”

    他率先坐了下去,动作随意,丝毫没有县委书记的架子。

    男生犹豫了一下,跟着坐下。女生也迟疑地挨着石礅边缘坐了。

    “你,”

    郑仪看向情绪依旧激动的男生。

    “看到了不公平,看到了规则可能是别人画的,不想被框死,想闯别的路。这股子质疑、这股子不想认命的劲儿,是好事。一个国家、一个地方,要是年轻人全成了只会低头走路、不敢抬头看天的‘顺民’,那才真没希望。”

    男生紧绷的脸颊肌肉似乎松动了些许,眼神里的愤懑被郑仪的理解稍稍化解。

    “而你,”

    郑仪转向女生,语气同样带着肯定。

    “很清醒,看得到现实的残酷。你说得对,对于绝大多数像我们青峰县这样家庭的孩子,高考确实是目前最清晰、相对最公平的一条赛道。它像一道悬崖上的窄桥,踩上去艰难,但桥那头,确实连接着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多的可能性。努力去够一够,为自己争取一块更好的‘敲门砖’,天经地义,没有任何错。”

    女生抿了抿嘴,刚才那种近乎决绝的“现实主义”辩护姿态,在郑仪平静的认同下,也悄然放松了一些。

    “你们争论的焦点,一个在‘门’里头拼,一个想从‘墙’外面找路,这都不是错的。”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