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刚刚退潮,空气中还弥漫着呛人的焦糊味儿,那是无数财富蒸发后留下的灰烬。在京城某场闭门峰会上,雷宜雨端着杯淡得几乎没味的龙井,听着满屋子经济学家们语重心长地讨论“后危机时代”。那些精心修饰的措辞和忧国忧民的叹息,在他听来就像隔了层磨砂玻璃,远不如窗外工地打桩机“哐哐”砸地的闷响来得真实有力。
会议间隙,苏采薇不动声色地靠过来,低声提醒:“四万亿的大盘子落地了,风向标开始倾斜,基建和新兴技术是重头戏。”
雷宜雨指尖轻轻敲着冰凉的瓷杯壁,视线投向窗外那一片被钢筋水泥丛林勾勒出的城市剪影,似乎穿越了眼前的空间。
“非典那年,我们搞的无接触配送被骂天方夜谭,”他嘴角牵起一丝惯有的、带着点玩味的笑意,“后来呢?机会这东西,有时候真就是一坨穿着破西装的金子。”
“所以你盯上了那块金子?”苏采薇心领神会。
“金子埋在烂泥里才有趣。”雷宜雨放下杯子,没有再多说一个字,但那眼神里的笃定,让苏采薇知道,那艘名为“宜雨号”的商业航母,已经开始悄无声息地调转船头。
几天后,武昌长江边上。江风裹挟着潮湿的土腥味和隐约的柴油味扑面而来。瘦猴裹了裹身上的皮夹克,对着眼前这栋直挺挺戳向灰霾天空的庞然大物呲了呲牙:“宜雨哥,就这?活脱脱一具水泥骨架啊!”十五层高的“江峰大厦”像个被时代浪潮遗弃的巨人,裸露的钢筋在灰败的混凝土外墙上扭曲探出,空洞的窗框像无数瞎掉的眼睛,俯瞰着脚下喧闹的车流和远处依旧繁忙的长江大桥工地。
赵三强皱着眉头,手里那份厚厚的评估报告仿佛有千斤重:“雷总,地段是没得说,一线临江,正卡着规划里未来的数据走廊咽喉。可里头就是个灾难片现场,水电全废,结构隐患报告能摞一尺厚,接盘就意味着替前人擦几亿债务的屁股,这成本……”他没说透,但那苦瓜脸已经写满了“冤大头”仨字儿。
雷宜雨没应声,只是慢悠悠地沿着建筑外围走着,锃亮的皮鞋踏过瓦砾碎石,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走到一个巨大的沉降裂缝前停住,半蹲下来,手指在那粗糙开裂的混凝土断面上用力蹭了蹭,带下一层厚厚的灰白粉末。瘦猴在后面瞪着眼,生怕他掉进去。老吴倒是习惯了小雷老板这幅“考察工地”的做派,只是闷头跟着,像道沉默的影子。
“骨架没坏,”雷宜雨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对着赵三强笑了笑,那笑意却带着点商场磨砺出的冰凉,“坏的只是里子和债务。去,跟那个被套牢的开发商聊聊,告诉他,现金、全款,但只付零点八折。”语气平淡得像在菜市场买棵白菜。
“零点……八折?!”赵三强差点咬到自己舌头。
“对,”雷宜雨转身,看着这栋沉寂的巨兽,眼底却燃起一团旁人看不见的火光,“告诉他,这楼从今以后,姓‘雷’了。”
三天后,赵三强拿着那份带着浓重“割肉”意味的转让协议和债务剥离确认书回来时,脸上的表情还处于麻木状态。雷宜雨正翻看着手里一份红头文件,那是国家关于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云计算应用试点的通知。他头也没抬:“强子,跑趟银行,找黄行长。把这文件带给他看,特别是标红的‘支持地方信息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那段。”
苏采薇已经将一份精心炮制的《国家云计算(华中)试点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放在了赵三强手边。报告封面“江峰大厦改造计划”几个大字下,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据,描绘着一个由破败骨架转生为数据核心的神奇故事。
“雷总,我明白,”赵三强深吸一口气,“这报告绝了,政策红利都卡得死死的。但这银行的钱……”
“告诉他,”雷宜雨终于从文件里抬起头,眼神锐利如鹰隼,“这栋楼的债务,是我们长江系担下来的。这栋楼的未来,是装‘服务器’,装国家认可的‘云’!四万亿的钱袋子是摆着看的?我们需要二十个亿,就要低息的!拿项目未来的税收增长、拿我们前期填进去的数亿债务重组担保去置换银行的授信额度!他不是天天喊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新兴科技吗?这,就是最好的支持!”
一周的拉锯战,唇枪舌剑伴随着不断的政策解读与未来收益展望。赵三强的声音到了后来都有些沙哑,苏采薇则不断补充各种官方数据佐证。最终,在某个细雨蒙蒙的下午,一份沉甸甸的二十亿授信批复终于送到了雷宜雨的办公桌上。利率,低得足以让圈内同行眼红。
项目启动那天气势如虹。庞大的工程机械像钢铁巨兽般涌入沉寂已久的工地,“长江数科——华中云计算中心”的巨型临时广告牌树立起来。老吴成了工地上最忙碌的那个,他穿梭在各个班组间,粗犷的指挥声压过了机器的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