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0年代大案系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年襄北“2·12”特大杀人劫车案
    “我们啥都要,还要你的小命!”车内传来歹徒的虐杀声。

    “啊……”一声惨叫声隐隐约约从车内传出……

    1991年2月12日晚,农历腊月二十八,湖北省襄樊市(2010年更名为襄阳市)北郊。

    小雨持续下着,雾气笼罩着郊外的岗地。西北风中,连接襄樊与河南南阳的樊魏公路车辆稀少。

    当晚,一辆橘红色菲亚特微型轿车正在该路段行驶。

    当车辆行至襄阳县黄集镇(现为襄州区黄集镇)以南约三公里处时,车内突然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后是断断续续的哀求声。

    “嘿嘿,咱们啥都要,连你的命也一起要。”

    “今天算你倒霉,谁让你碰上我们。”

    三名男子将司机从驾驶座拖出,对其进行殴打。司机渐渐失去意识,呼吸微弱。

    远处村庄隐约传来狗吠声,一名歹徒有些慌张:“再不走可能被人发现了。”

    另一人恶狠狠地回应:“怕什么?公安局就那么两下子,他们能拿我们怎么样……”

    几名歹徒见被打的男子没有了叫声,立马上了车,驾驶这这辆菲亚特轿车立即加速驶离了现场,消失在雨雾中,朝南阳方向逃去。

    案发第二天,也就是2月13日清晨,襄樊市中原路居民赵金萍带着孩子赶到火车站广场。

    她的丈夫杨太洋是一名个体出租车司机,前一天(2月12日)曾告知她要送三名乘客前往襄北农场酒厂,但彻夜未归。

    赵金萍随即搭乘三轮车沿樊魏公路寻找丈夫。当抵达襄北农场酒厂后,赵金萍焦急的向厂里门卫询问,昨天夜里是否见过一辆橘红色出租车进出过,门卫当即表示说根本没有见过。

    这一下子将赵金萍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立即返程,并在路途仔细观察路边的异常情况。

    半个小时后,赵金萍突然发现路边的麦田里似乎躺着一个人。走近查看后,她惊恐地认出,那正是浑身是血的杨太洋。

    她吓得“啊”的一声尖叫,当即用三轮车返回酒厂,用酒厂的门卫室电话报了警。

    接警后,襄阳县公安局刑侦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经勘查,死者杨太洋,28岁,身高1.68米,系被他人杀害,其驾驶的菲亚特出租车及随身财物被劫一空。

    侦查员通过走访调查,他们从出租车司机朱勤祥及赵金萍处获知:2月12日,三名河南口音青年曾租乘朱勤祥的车前往过襄北农场酒厂,因未找到熟人又返回襄樊火车站。

    后来,这几个人呆在火车站外面的广场南边,几个人嘀嘀咕咕了一会儿,又走到杨太洋的车前,和杨太洋说了几句,最终杨太洋载他们前往襄北方向。

    由于襄樊市居民中河南移民后裔众多,且许多人仍保留河南口音,仅凭口音排查嫌疑人难度较大。

    经过分析研判,专案组认为三名犯罪嫌疑人操河南口音且作案手法生疏,极可能来自河南与湖北接壤的新野、邓州、南阳一带。

    为尽快破案,侦查人员放弃春节休假,立即展开跨省追捕。

    1991年2月14日(除夕),也是案发的第三天,刑侦队长张光新带队沿樊魏公路向河南邓州方向侦查,并把出租车司机朱勤祥带着以便于辨认几名男子。

    当警车行至邓州市吴集镇时,正值集市高峰期,道路拥堵严重。在缓慢通行过程中,侦查员突然发现一辆无牌照的橘红色菲亚特轿车,与被劫车辆特征高度吻合。

    车内的一名男子发现湖北警车后企图驾车逃逸。侦查员刘冰迅速上前制止,在这名嫌疑人启动车辆的瞬间夺下车钥匙。

    这个家伙激烈反抗并高声呼救,其同伙(一名中年男子)也上前阻挠执法。经过搏斗,警方成功将该男子制服。

    抓捕现场很快聚集了大量围观群众,场面一度混乱。

    大队长张光新一边向群众解释情况,一边指挥警员迅速给其戴上手铐。经过十几分钟的处置,警方成功将嫌疑人连同涉案菲亚特轿车一并押解至襄阳县黄集镇派出所。

    在押解途中,侦查人员在车内在车内进行了初步讯问:

    "你的姓名?"

    "周鹏。"

    "户籍所在地?"

    "河南省邓州市城关镇。"

    "年龄?"

    "19岁。"

    "这辆车的来源?为何没有牌照?"

    "是向张进军借的,借来时就无牌。"

    "张进军是哪里人?"

    "也是邓州市的。"

    "张进军多大年纪?"

    "三十多岁......"

    抵达黄集镇派出所后,警方立即展开正式审讯。

    尽管多次讯问,周鹏仍坚持之前的供述。

    当天下午,经过死者同行司机朱勤祥等人辨认,确认该菲亚特轿车确系被害人杨太洋所有,并指认周鹏就是案发当天三名乘车人之一。

    这一关键突破为案件侦办带来重大转机。

    当晚气温降至零度以下,三辆警车顶风冒雨沿樊魏公路向河南邓州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