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0年代大案系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8章 武装悍匪周向阳(1)
    2000年12月15日凌晨5点,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笼罩在冬日刺骨的寒意中。

    天还没亮,16岁的高中生小徐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出小区,因为上课时间快到了,他加快脚步往学校方向走去,全然没注意到暗处蛰伏的危险。

    就在拐过第二个路口时,一辆没有牌照的机动三轮车突然从巷子里窜出。

    小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两个蒙面壮汉捂住嘴巴拖上车。

    其中一人用冰冷的枪管抵住他的太阳穴,压低声音威胁道:"小子,敢出声就崩了你!"

    接着,三轮车着加大油门,很快消失在大路的尽头。

    上午8点整,西华县某单位办公室主任老徐桌上的电话骤然响起。

    听筒里传来经过变声处理的机械音:"你儿子在我们手上,一天之内准备50万现金。如果你敢报警,就等着给你儿子收尸吧!"

    还没有等老徐反应过来,对方就挂断了电话。

    老徐一听,握着话筒的手瞬间冒出冷汗,“儿子给绑架了?”老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绑匪给的期限只有24小时,这个数字相当于他十年的工资总和。

    挂断电话后,老徐瘫坐在椅子上,脑海里闪过电视里报道过的多起撕票案件。

    他注意到绑匪对儿子的作息了如指掌——知道小徐每天5点独自上学,清楚自己办公室的电话,甚至了解他们家的经济状况。

    这些细节让老徐意识到,这伙歹徒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周密踩点的专业犯罪团伙。

    老徐的心在颤抖,他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群毫无人性的亡命之徒。他深知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与这伙歹徒周旋,稍有不慎就可能永远失去儿子。

    经过痛苦的挣扎,他最终拿起电话拨通了110报警热线。

    西华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立即启动重大案件应急预案。

    局长亲自坐镇指挥,调集刑侦、特警等40余名精锐警力组成专案组。

    经过周密部署,警方决定采取"明松暗紧"的策略——表面上让老徐按绑匪要求准备赎金,暗地里则在交易地点布下天罗地网。

    刑侦大队长特别强调:"绑匪极其狡猾,所有参与行动的同志必须做好应对突发交火的准备。"

    果然,这一伙歹徒的反侦察意识极强。从清晨到黄昏,绑匪连续更换了7次交易地点。

    电话里那个阴冷的声音时而要求老徐独自驾车到城郊废弃工厂,时而又改口让他在农贸市场等候。

    每次变更地点,绑匪的通话时间都严格控制在30秒内,让警方难以追踪信号。

    直到傍晚6点,绑匪才最终敲定在周口市太康县三所楼村一处偏僻的麦田边进行交易。

    夜幕降临,老徐驾驶着借来的黑色桑塔纳缓缓驶入约定地点。

    车灯照亮前方时,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映入眼帘:小徐被胶带封住嘴巴,一个蒙面歹徒用54式手枪死死顶着他的太阳穴。

    绑匪厉声喝道:"把车灯全打开!车门都拉开!"

    确认车内只有老徐一人后,歹徒才示意同伙上前取钱。

    就在赎金易手的瞬间,埋伏在麦田里的民警发现绑匪腰间赫然别着一把已经上膛的冲锋枪。

    当小徐踉跄着跑向父亲时,指挥员果断下达行动指令。

    然而就在民警现身的一刹那,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绑匪竟然同时从三个方向开火!

    冲锋枪的连发声瞬间响彻夜空,密集的子弹居然将警方的包围圈撕开一道缺口。

    交火中,一颗子弹穿透民警老王的防弹衣,鲜血顿时浸透了制服。"他们的火力太猛!"

    老王倒地前用对讲机喊出的这句话,让所有参战民警都意识到,他们面对的绝非普通绑匪。

    周向阳在枪林弹雨中猖狂大笑:"就这点本事还想抓我们?"

    随着一阵大功率摩托车的启动声,绑匪驾驶着提前准备好的摩托车快速驶离,扬长而去。

    歹徒取走了现金,好在人质得救了。

    刑技人员事后在现场共勘验到9枚弹壳——其中6枚来自制式冲锋枪,5枚来自54式手枪。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所有办案人员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伙歹徒的武器装备,竟然比县公安分局的火力还要强悍!

    "12.15"武装绑架案的发生如同一记惊雷,震动了整个河南公安战线。

    周口市公安局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省厅派来的刑侦专家重重拍着桌子:"光天化日之下持枪绑架,还敢和警方正面交火,这伙人简直无法无天!"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决定抽调全市精干力量成立"12.15"专案组,由省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亲自挂帅督办。

    就在专案组紧锣密鼓展开侦查时,2001年1月5日清晨,周口扶沟县公安局又接到一起绑架报案。

    据被绑架者家属说,当时他听见绑匪在电话那头,嚣张地冷笑道:"准备30万,别耍花样。上次西华的警察不是见识过我们的家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