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大礼堂的气派,是陈兴平和林允棠打娘胎里出来就没见过的。
屋顶高得能跑马,一排排暗红色的绒面椅子望不到头,空气里飘着新刷油漆和高级香烟混合的,他们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台上铺着猩红地毯,巨大的领袖像高悬正中,下方一排铺了白布的长桌后面,坐着好些个气度威严的人。
灯光贼亮,打在脸上有点发烫。
林允棠进了这儿都不禁感叹,省城大礼堂,可比县城礼堂漂亮多了!
他们被老刘引着,在前排靠过道的两个空位坐下。
周围已经坐了不少人,穿着干部服或军装,胸前别着红彤彤的像章,低声交谈着。
林允棠缩着脖子,手脚都不知该往哪放,只敢用眼角飞快地瞟一下周围,又赶紧低下头,盯着自己磨破了的布鞋尖。
陈兴平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平视前方,脸上没什么表情。
一个穿着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领导走到话筒前,清了清嗓子,嗡嗡的议论声瞬间消失,偌大的礼堂落针可闻。
“同志们!”领导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扩出来,洪亮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表彰一位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安全的英雄!他,就是我们犀牛村的普通社员,陈兴平同志!”
“哗!”掌声猛地炸开,像潮水般席卷了整个礼堂,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陈兴平身上。
林允棠被这阵势吓得一哆嗦,下意识地往陈兴平那边靠了靠,手指紧紧攥住了他的衣角。
领导开始讲述那个惊心动魄的火车之夜。
陈兴平如何机警地发现异常,如何不顾个人安危扑向歹徒,如何在炸弹即将引爆的千钧一发之际将其夺下……讲得绘声绘色,惊险程度比陈兴平自己经历的还要夸张几分。
“……在生死考验面前,陈兴平同志展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经省厅研究决定,特授予陈兴平同志个人一等功!”
掌声再次雷动,比刚才更加热烈持久。
“下面,请陈兴平同志上台领奖!”
陈兴平走了上去。
那位领导满脸笑容地迎上来,先郑重地将一个沉甸甸的硬壳子证书塞进陈兴平没受伤的左手,然后从旁边秘书端着的托盘里,拿起一沓用红纸带扎得整整齐齐的钞票。
“兴平同志,好样的!这是省里特批的奖金,一百元整!拿着,这是你应得的荣誉!”领导的声音亲切洪亮。
崭新的十元大钞,厚厚一沓!
台下立刻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和吞咽口水的声音。
这年头,一百块!
一个壮劳力不吃不喝挣大半年!
紧接着,领导又从托盘里拿起几张印着红字,盖着鲜红大印的票据,塞到陈兴平拿着证书的左手里。
“另外啊,考虑到兴平同志新婚不久,组织上特别奖励‘三转一响’的购买票证一套!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回头拿着这票,到你们县供销社直接提货!”领导的笑容更深了,面对一等功,就得奖励好东西,给大家伙做表率才行!
台下瞬间炸了锅!
“嚯!三转一响!全齐了!”
“我的老天爷,这得是多大脸面!”
“这陈兴平……祖坟真冒青烟了!”
羡慕、嫉妒、难以置信的议论声嗡嗡作响,几乎盖过了掌声。
林允棠在台下,自豪得不行。
自家男人真厉害,一等功都拿了好几次了!
这已经不是陈兴平第一次上台领奖了。
他微微欠身,声音不高但清晰地透过麦克风传开:“感谢组织,感谢领导。”
领导满意地拍了拍他的左肩,力道不小:“好好干!组织信任你这样的好同志!对了,”他像是忽然想起,又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勉励,“省里刚批了个助农试点项目,选点在你们犀牛村附近几个公社,我看你年轻有为,有胆识,敢担当!这个项目牵头人的担子,组织上考虑交给你!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给你们村、你们公社争取资源、技术的好机会!怎么样,有信心挑起来吗?”
陈兴平没想到,竟然还有助农项目。
他没有丝毫犹豫,迎着领导殷切的目光,斩钉截铁:“有!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好!好!”领导开怀大笑,用力又拍了他两下,“散会了去后面办公室,找李秘书签个字,把项目书拿回去好好看看!”
表彰大会在更高潮的掌声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雄壮音乐中结束。
人群像退潮般涌向出口。
陈兴平在后台签好字,领了那份印着“省农业扶持重点项目”抬头的文件,又仔细地把一百块钱现金和那几张闪着金光的“三转一响”票证叠好,连同项目书一起,塞进中山装的内兜,紧贴着心口。
林允棠挤到他身边,脸上兴奋的红晕还没褪去,眼睛亮得惊人:“兴平!三转一响咋都不缺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