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0章 弘历的执念
    巷口妇人提着篮子出来,与老大娘熟稔搭话。

    “给我称二斤酸菜,孩子馋鲜菜馋得直念叨,可南方运来得冬笋太贵,实在舍不得买。”

    老大娘叹道:“冬日里的鲜菜金贵着呢,能有口腌菜暖身子就不错了,谁不盼着开春地里冒绿芽啊。”

    弘历驻足听着,指尖在风衣袖口轻轻摩挲。

    “赵爱卿,既然这冬日种菜的法子成本已经降低,那尽快推广开来,让寻常百姓的冬日饭桌,也能添上几分鲜活绿意,不必再守着腌菜过冬。”

    赵翼忙拱手补充道:“皇上放心,臣早有打算。

    如今中华农业公司名下已有三千八百万亩土地,分布在直隶、山东、河南各省的良田都有现成的农队照看。

    臣这就从里头挑几处肥力足、离农户近的地块,让农技师带着改良暖棚的法子先试种起来。”

    赵翼顿了顿,语气更添笃定:“选的都是常种菠菜、小白菜的地块,按改良后的法子搭棚、控温、下种,冬日里长势如何、能多收几茬,开春前就能见分晓。

    只要试验效果好,各地农官照着章程教,农户跟着学,来年定能在北方各省都推广开来,让冬日青菜不再是稀罕物。”

    弘历闻言朗声一笑,风帽上的雪粒簌簌滑落。

    “如此甚好!待来冬寻常百姓的饭桌都能添上鲜绿青菜,不再愁冬日无菜可食,朕必重重有赏!”

    赵翼躬身深深一揖,语气掷地有声:“臣定不负皇上厚望,更不负百姓期盼。”

    弘历目光落在街角积雪的屋檐上,缓缓道:“此前股市上为农业公司募集的资金不少,大多都用去购地了?”

    赵翼连忙躬身回话:“回皇上,去年股市募集的一亿八千万银元,确有大半投入了购地。

    说来也是托了土地新政的福,那些坐拥万亩良田的大地主哪肯承担重赋,纷纷忙着抛售超额土地。”

    赵翼语气里带了几分庆幸:“市面上地源一多,价格比往年降了近三成。

    臣趁机让公司盯着,收的都是这些地主抛售的连片良田,直隶、山东一带的荒田、薄田也一并赎买了些。

    如今这三千八百万亩地,大半都租给了没地的佃户、流民,还有些少地的农户也来租种,每亩收的租子比地主旧例低不少,他们种着有奔头,公司也能得些稳定收益。”

    “剔除人工、农具的成本后,去年土地出租的获得一千两百万银元,按章程分了一半给股东做分红,剩下的钱款也都投去扩购土地了——这规模便是这么攒下来的。”

    弘历思索片刻,指尖在风衣袖口轻轻叩了叩,语气沉了几分。

    “购地、租地涉及上亿银元,资金如此庞大,环节又多,极易滋生贪腐。

    往后,审计局会不定期来核查账本,每一笔购地款、租地收益都要清清楚楚,你且约束好下头人,莫要出纰漏。”

    赵翼闻言一愣,脸上的笑意霎时僵住,心头猛地一沉——皇上突然提审计,难道是公司里真出了乱子?

    赵翼后背微微发紧,方才汇报时的轻松荡然无存,连忙敛容重重点头。

    “臣遵旨!臣这就回去整肃账目,让各分号把购地契约、租地名册都理清楚,随时候查,绝不敢有半分含糊!”

    弘历望着巷口飘飞的雪片,眸光微凝。他说这话并非无的放矢,前几日国安局密探的密报、地方官员的弹劾奏报都摆在案头。

    分号购地时与地主串通虚报地价、租地时以次充好克扣佃户……这些中饱私囊的勾当,若不严查,既寒百姓心,更会坏了农业公司的根基。

    弘历没有挑明,目光从巷口收回,落在赵翼紧绷的肩头,语气缓了几分。

    “你是朕亲自选来管这农业公司的,办事有冲劲,想法也实在,这点朕信得过。”

    弘历抬手掸了掸赵翼肩头的落雪,指尖带着雪的凉意。

    “只是你年轻,底下人多是从旧衙门或商号转来的,人心复杂,有些弯弯绕绕你未必看得全。

    购地、租地牵扯银钱田地,最易藏污纳垢,你既要往前冲,也要回头看看脚底下的路,莫让底下人坏了你的名声,更坏了朝廷的事。”

    赵翼听出皇上话里的提点与维护,额头渗出细汗,躬身道。

    “臣明白皇上的意思了。回去后臣不光查账,还要亲自去各分号走一趟,把虚报地价、乱涨租子的事揪出来,该查的查,该换的换,绝不让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汤。”

    弘历微微颔首,望着漫天飞雪里愈发清晰的街巷轮廓,轻声道。

    “农业公司是土地新政的根基,你得把它守好。既要让百姓有地种、有菜吃,也要让这盘棋干干净净,走得长远。”

    赵翼腰身弯得更低,语气斩钉截铁:“臣请皇上放心!此事臣定当彻查到底!”

    弘历看着他紧绷却坚定的侧脸,指尖的雪粒悄然融化,他对赵翼的才干向来认可,否则也不会将这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公司交托给他。

    只是信任归信任,若连下属都管束不住,任由贪腐坏了新政根基,那这总经理的位置,自然也就不必再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