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八十二章第一次放电影的张家堂
    但比起其他的男性特种兵,差距还是有的,毕竟男女体质上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队长,我们也知道,但我们不想出去了,现在岛上很好,出去以后又能如何呢,岛上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我们也喜欢这里的生活,喜欢这里的气氛,而且我们能在一起也很开心的。”

    白杨是真的不打算出去了。

    “唐悦呢?孟小琦也是这样想的吗?”张花城倒是很欢迎,五十个名额,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特种兵部队会有五十个人缩减。

    这些人培养好了可是非常厉害的......

    小禾的呼吸在稻草垛上起伏,像一株初生的嫩苗随风轻颤。张花城轻轻替他盖上薄毯,指尖掠过孩子额前微汗的发丝,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的脚步声。他抬头望去,是林清远披着夜露走来,手里攥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脸色凝重得如同压了乌云。

    “怎么了?”张花城低声问,怕惊醒熟睡的小禾。

    林清远蹲下身,将纸递过去:“生态链后台捕捉到一组异常数据流??连续七十二小时,有外部IP试图破解‘星火纪事’加密层。不是普通黑客,手法很专业,带着明显的定向渗透特征。”他顿了顿,“来源地显示为东南亚某离岸服务器集群,但跳转路径最终指向国内三家注册在‘绿色未来基金会’名下的技术公司。”

    张花城眉头一拧:“又是他们?”

    “不止。”林清远声音更低,“我们反向追踪时发现,这些公司在过去一年里,以‘农业公益援助’名义向十二个火种基地申请过实地调研许可。其中五个已经获批,人员进出了档案馆、菌种培育室,甚至接触过S-7X母株样本登记簿。”

    空气骤然冷了几分。篝火噼啪一声炸响,火星四溅。

    “也就是说,有人正借着合法外衣,系统性地收集我们的核心资料?”张花城缓缓合上文件,目光沉如深潭,“而且这次不再藏着掖着,直接动手破解数据库……他们是急了。”

    “或者,”林清远接道,“觉得我们不会再反击。”

    张花城冷笑一声:“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活土’不仅养得出好庄稼,也埋得下雷。”

    第二天清晨,松花源没有按惯例开启田间劳作。所有人被召集至地下指挥中心??那是一处由废弃防空洞改造而成的数据枢纽,墙上挂满了各地生态节点的实时监控画面。苏婉早已守在主控台前,双眼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

    “我已经锁定了三组可疑行为模式。”她调出全息投影,一条条红线从地图上的不同城市延伸而出,最终汇聚成一张蛛网般的结构图,“这不仅仅是技术窃取,他们在构建一个替代性的‘伪共识链’,试图用伪造的菌群数据和虚假生长记录,混淆国际社会对S-7X真实效能的认知。”

    李朵朵站在一旁,听得浑身发紧:“他们是想造一个‘假松花源’?”

    “不止。”苏婉咬牙,“一旦这个伪链获得某些第三方认证机构背书,就能反过来指控我们造假、垄断、排外。到时候,别说推广,连现有的合作基地都可能被迫断联。”

    会议室陷入死寂。窗外秋阳正好,可屋内却仿佛结了一层霜。

    半晌,张花城开口:“那就陪他们演一场戏。”

    众人抬眼。

    他走到屏幕前,手指划过那张庞大的渗透网络:“既然他们想要数据,我们就给他们看‘真实’的数据??足够真,真到能骗过AI分析;又足够毒,毒到只要敢用,就会自爆。”

    苏婉眼睛一亮:“你是说……启用‘拟真菌株模拟系统’的升级版?”

    “没错。”张花城嘴角扬起一丝锋利的弧度,“但这次不只放菌株,还要搭上一整套‘成长日记’??土壤检测报告、无人机巡田影像、农民访谈视频、儿童画作日记……全部嵌入隐形水印与逻辑陷阱。让他们以为拿到了宝藏,结果每打开一层,就暴露一分。”

    李大山拍案而起:“我来负责内容!让孩子们继续写‘希望宝宝’的成长故事,我就说是要寄给联合国小朋友看的交流信。”

    “我也能帮忙。”小禾不知何时醒了,揉着眼睛站在门口,小脸认真,“我可以画一幅‘希望宝宝去旅行’的连环画,画它在贵州石头缝里喝水,在西藏雪地里睡觉……都是真的事!”

    张花城心头一热,蹲下抱住他:“好儿子,你画的每一笔,都是在种一颗新的种子。”

    计划迅速启动。归壤联盟内部代号“春泥行动”正式上线。七十二小时内,十二个火种基地同步释放出一批“开放共享资料包”,宣称是为了响应FAO倡导的知识普惠政策。资料内容详实生动,包含数百小时田间记录、上千份微生物检测报告,甚至还有一部由村民自拍的纪录片《泥土会说话》。

    不出所料,仅仅三天后,境外多个农业科技论坛开始流传这些材料的“深度解读帖”。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媒体高调宣布:“中国神秘农业项目真相曝光!所谓‘生态奇迹’实为夸大宣传,部分关键数据存在明显人为修饰痕迹。”

    舆论瞬间两极分化。支持者怒斥其颠倒黑白,怀疑派则纷纷转发质疑。而就在争论最激烈之时,瑞士某独立科研机构发布了一份逆向验证报告??他们尝试复现松花源公布的S-7X共生条件,却发现无论如何调配菌种比例,都无法激活固氮反应。

    “问题出在这里。”报告附图指出,在原始资料包中一段看似普通的根际扫描图像里,隐藏着三个非自然存在的基因序列标记,且与已知任何生物都不匹配。

    全球哗然。

    苏婉在直播发布会上淡然回应:“那些数据确实来自我们,但我们从未声称它是真实的S-7X菌株。它叫‘梦种一号’,是我们专门为测试信息传播诚信度而设计的虚拟模型。凡是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并宣称成果者,皆视为自动承认学术欺诈。”

    更致命的是,随着调查深入,多家参与炒作的机构被曝出与绿洲资本残余势力存在资金关联。国际农科联会当即宣布暂停其成员资格,并启动伦理审查程序。

    这一役,不费一兵一卒,却让对手彻底颜面扫地。

    风波渐息之际,松花源迎来一位意外访客??周维舟。

    他独自一人坐着长途大巴抵达镇口,穿着洗得发白的夹克,背着一个旧帆布包。当他在村道上踟蹰前行时,几个孩子认出了他,叽叽喳喳围上来:“你是电视里那个叔叔吗?你还偷过我们的种子?”

    周维舟僵在原地,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

    还是小禾跑过来,牵起他的手:“爸爸说你不是坏人,只是迷路了。现在你可以回家了。”

    一句话,让他双膝一软,几乎跪倒。

    张花城在田埂上见到了他。两人对视良久,谁都没有先开口。最后是周维舟沙哑着嗓子说:“我……带来了瑞士银行的全额退款凭证。还有,绿洲资本亚洲区所有非法协议的副本。我能做的,只有这些。”

    张花城接过文件,轻轻放在一边:“你知道吗?我们给你寄的那包米,你没回信。但我们收到了你女儿画的一幅画??一棵稻子长在心脏旁边,写着‘谢谢哥哥给我饭吃’。”

    周维舟猛然抬头,眼中泛起水光。

    “这不是赎罪。”张花城望着远处金黄的稻浪,“这是救赎。如果你愿意,可以留下来。我们缺一个懂国际规则的人,帮我们守住这条通往世界的桥。”

    周维舟颤抖着点头。

    冬月初三,第一场雪悄然落下。

    松花源启动“归藏计划”??将最新一代S-7X改良种质资源封存于玄武岩洞深处,同时在全球十二个极端气候区建立“镜像备份站”。每一个站点都由当地原住民社群自主管理,配有独立能源系统与离线数据库,确保即便文明崩塌,火种仍存。

    小禾作为最小的见证人,亲手将一粒红米放入特制水晶胶囊。他在标签上写下:“致一千年后的人类:当你打开这颗种子,请记得,它曾穿越谎言、贪婪与遗忘,只为告诉你??土地从未放弃我们。”

    仪式结束后,张花城收到一条来自贵州的消息:石漠化村庄的孩子们用捡来的碎石拼出了一块巨大的“希望田”,中间种下了第一批试栽苗。照片里,一个小女孩举着牌子,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小禾哥哥,等你来看我喂蚯蚓。”

    他笑着把手机递给小禾,男孩立刻欢呼起来,转身就要收拾背包。

    “才下完雪,路不好走。”张花城拦住他。

    “可你说过,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小禾仰着脸,眼睛亮晶晶的,“而且,我要带一罐那里的土回来,种新的‘希望宝宝’!”

    张花城看着他倔强的模样,忽然觉得肩上的重量轻了些,心却更满了。

    翌日清晨,父子俩踏上了南行的列车。车窗外,银白大地缓缓退去,而远方群山之间,已有新绿隐约萌动。

    与此同时,内蒙古草原上的巴特尔组织牧民建起了第一座“移动生态教室”,用骆驼驮着太阳能板和微型培养箱巡游荒漠边缘;广西山区的老农自发成立了“红薯合作社”,把S-7X嫁接技术教给每一个愿意学的年轻人;新疆阿克苏的维吾尔族妇女们编了一首新歌谣:“从前棉花怕盐碱,如今菌丝穿沙线,政府送技不送钱,自家地里开春天。”

    归壤联盟的足迹,如根系般悄然蔓延。

    而在无人知晓的角落,生态共识链底层再次发生微妙变化。某日凌晨两点十七分,系统自动记录到一次跨洋数据请求??来自非洲萨赫勒地带的一位青年科学家,通过开源平台下载了全套S-7X应用指南。三天后,他在个人博客上传了一段视频:贫瘠红土中,几株矮小的高粱正泛出健康的绿意。配文只有一句:

    “你们说春天会来,我就信了。现在,它真的来了。”

    苏婉看到这段视频时正在喝咖啡,手一抖,褐色液体洒在键盘上。她没擦,只是怔怔地看着屏幕,眼泪无声滑落。

    林清远走过来,轻轻揽住她的肩:“你看,信任一旦播下,就不需要我们再浇水了。它自己会长。”

    新年除夕夜,松花源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守岁宴”。没有山珍海味,全是各地火种基地寄来的S-7X作物做成的食物??云南红米饭、西藏青稞酒、海南椰香米糕、东北黑土地小米粥……每一道菜都贴着标签,写着产地、保管员姓名和作物昵称。

    小禾举着一杯米酿果汁站起来:“我想念一句新编的祝词??愿天下无荒田,愿人间有粮心,愿每一粒种子都知道,它不是商品,而是承诺。”

    全场静默片刻,随即掌声雷动。

    张花城望着窗外漫天烟花,忽然想起赵岩最后一次来信中的字句:“你说我们要做点小事,可我觉得,你们正在改写历史。”

    那一刻,他终于明白,所谓“鎏金岁月”,并非指财富或荣耀,而是无数平凡人在黑暗中执火前行时,那点不肯熄灭的信念之光。

    年后立春,第一批“百人讲师团”学员完成培训,奔赴全国各地。他们的课程没有教材,只有一双沾满泥土的鞋、一本写满笔记的手册,和一颗愿意倾听土地的心。

    而在遥远的北极圈附近,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发来正式函件:经多方评估,决定增设“中国民间生态复兴专柜”,首批收藏十种由归壤联盟提交的非转基因地方品种,其中包括编号S-7X的原始菌合体样本。

    函件末尾写道:“你们证明了,真正的可持续,不在实验室的无菌舱里,而在人类与自然重新学会彼此信任的地方。”

    春雷乍响那天,小禾带着贵州带回的红土,郑重埋进自家后院的小试验田。七日后,第一株嫩芽破土而出,在晨光中微微摇曳,像一只伸向天空的小手。

    张花城蹲在一旁,轻声说:“你看,它认得家。”

    小禾笑了:“因为它心里装着整个中国的地图啊。”

    风过处,万木萌发。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