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离间之计
    第39章 离间之计

    张忽行礼道:“大王,此事依臣看来,还是先查清了再下结论,毕竟这伪造诏书一事,没人有这个胆子,估计是误会。”

    “误会,哪来的误会?她妍赢当时就在朕的旁边看着呢,朕写诏书的时候,她肯定学去了。”

    桓王明显是不相信的,再结合上次秦妍偷看他写诏书这件事,他就觉得,一定是这秦妍习得了他的字体,回国伪造诏书的。

    况且他还准备收拾秦国呢,正好借此机会,拿下秦国,以报祖父那时受到的屈辱。

    虽然那是犬戎入侵,跟秦国没多大关系。但你秦国毕竟拿了他的地,这犬戎退了,他觉得秦国必须得给他还回来。

    “大王,姬忽愿代大王去秦国一探究竟,要是真是秦国所为,臣愿亲率大王百胜之师进攻秦地。”

    这时,很多大臣也开始劝诫。毕竟此事还没有查清楚,一旦开战,就必然要造成秦国生灵涂炭,故大臣们都认为此事应当慎重。

    桓王见大臣们反对,好像并不明白自己内心的想法。心道,看来这处理秦国,不可操之过急呀。

    于是,冷静下来的桓王便对台下的姬忽说:

    “那就劳烦爱卿,替朕去查一查,看是否真有其事?若果真如此,朕必要亲自率军讨伐。”

    闻言,张忽领命而去。

    出了朝堂,张忽就在想,这伪造诏书,可是对天子的大不敬呀,按照周礼,那是要灭族的大罪呀。

    他相信在目前的春秋史上,还没有人敢这样做。

    但是一想到秦妍,他觉得这丫头发起疯来倒是真有可能做出这种事儿。

    怎么办?万一真是她,他难道要替天子将她抓过来处死吗?

    不,很明显他是做不到的,他对秦妍的感情仍在,只是没有以前那么深了。所以他必会保住秦妍。

    现在,也只能先去秦国一趟了。

    于是,他回到府邸,收拾妥当,就乘坐官辇去往秦国了。

    周宫这边的桓王,此时却在纳闷。

    按理说,姬忽早就对他提过这西秦之地的重要性了,还说要想保周之天下万代常存,必然要夺取的呀。

    为何今天就突然不同意自己这样做了?

    而且按照周礼,诸侯各国,但凡有对天子大不敬的,他都可以讨伐。

    此番要是因为此事,进攻秦国,完全是合情合理。

    他就不明白了,自己的这个堂弟,是不是吃错了啥药,今天突然间就阻止起自己来了。

    想当初,覆灭晋国之前,姬忽就是一个激进派呀。甚至都不管曲沃是不是真的打了翼国,都力主出兵攻打。

    对晋国是这样,对秦国却又换了另一种态度?这不是区别对待吗,难道是舍不得妍赢?

    这怎么可能,这妍赢只不过是与他只见过一面的女子呀?

    显然,桓王不认为这个女子对姬忽的价值,大过他一向标榜的国家大义。

    桓王实在想不通,于是让内侍叫来了今天在朝堂上发言的周公黑肩,想听一听他的见解。

    没过多久,周公黑肩就来到桓王的书房。

    周公伏地跪拜,说着我王万岁,大周万年之类的话。

    桓王懒得听这些客套话,直接打断他说。

    “周公,你今天说的秦国两份诏书的事儿,是从哪里听说的?”

    “回大王,臣是听秦国的氏族和官员们密报。他们好像并不知道诏书有假,还在那儿感谢我王的恩德呢。”周公道。

    “秦民竟然不知道真假?这秦国,可真是蛮夷呀。我大周从立国之初,哪儿发过两份诏书,这不是胡闹吗。他们竟连这也不懂?”

    桓王没好气地道,显然是对秦民的愚蠢,有了新见解。

    周公回道:“大王,臣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这个消息,只是秦民都这样说。臣担心这件事对大王的威信有损害,所以今天才不得不说,望大王恕罪。”

    “哦,恕罪倒没啥的,你也是心系我大周,朕不会怪罪你的。倒是今天朝堂上,姬忽的行为,让我很费解。”

    “大王,您怎么费解了?”

    随后,桓王就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给周公。

    周公在听完后,小心地四处看了一下,发现没人后,才对桓王说道。

    “大王,臣原本不该说的,但担心大王的江山社稷受危,故今天不得不说。”

    周公缓了口气,继续道。

    “大王,您难道没有看到吗?这郑国的势力,是一天比一天大了。现在天下人都只知道郑氏姬忽,而不知道有我大周天子了。”

    “就拿几个月前的卫国之乱来说吧。卫国看似是父纳儿媳,可实际上臣听说,是郑忽夫人文姜,去卫国探望姐姐时被卫宣公调戏,这才遭受到郑忽的报复。”

    “如此看,这郑忽一怒灭一诸侯,当真是飞扬跋扈。虽说您是这天下的共主,可他郑忽想罚谁,就能罚谁,想对谁好,就能对谁好,这不是明显将您给架空了吗?”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