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的首相府会议室里,壁炉的火焰把三人的影子拉得歪歪扭扭。保加利亚外交大臣迪米特尔·斯塔姆博洛夫攥着一份巴尔干各国的外交照会,纸角被汗水浸得发皱。"首相阁下,国王陛下,"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已经达成秘密协议,说要'共同维护巴尔干秩序'——这明摆着是针对我们。昨天希腊的舰队在爱琴海演习,塞尔维亚在边境增派了两个师,连黑山都敢扣押我们的商队......"
首相伊万·格奥尔基耶夫突然一巴掌拍在桌上,咖啡杯里的液体溅到巴尔干地图上,在色雷斯地区晕开一小片褐色。"维护秩序?他们是想抢我们的胜利果实!"他指着地图上用红笔标出的保加利亚控制区,"我们在克尔克凯莱斯战役死了三万人才拿下的土地,凭什么分给他们?"
国王斐迪南一世转动着手指上的蓝宝石戒指,戒指反射的光在天花板上晃来晃去。"斯塔姆博洛夫说的是事实,我们现在确实孤立了。"他慢悠悠地开口,"英国大使昨天暗示,印度帝国的乔治亚公爵不愿再给我们贷款,说'不稳定的地区不值得投资'。"
斯塔姆博洛夫赶紧接话道:"联合帝国海外党的亚历山大·格伦维尔也发来了函件,说他们在萨洛尼卡的仓库被希腊人接管了,问我们能不能出面协调——可希腊人根本不搭理我们的照会。"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报纸,是联合帝国的《魔都时报》,头版有篇文章写着"保加利亚:巴尔干的小普鲁士,军力膨胀引发邻国警惕"。
"小普鲁士?这是夸奖!"格奥尔基耶夫一把抢过报纸,指着标题哈哈大笑,"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比他们强!塞尔维亚的步枪还是俄国淘汰的旧货,希腊的军舰连煤都加不起,罗马尼亚的骑兵连马靴都凑不齐——他们加起来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可他们加起来有三十万人,我们只有二十万可用兵力。"斯塔姆博洛夫翻出兵力报表,"而且我们的炮弹只够支撑半个月,德国的军火商说要先付现款才肯发货,黄金集团的贷款利息又高得吓人......"
"那就让士兵们再等等!"格奥尔基耶夫猛地站起来,军靴踩在地板上咚咚作响,"上个月我们缴获了奥斯曼的军火库,里面有五千支步枪,足够装备一个旅。让铁匠铺把那些步枪修一修,再把骑兵的马刀磨锋利——只要打一场胜仗,塞尔维亚人就会跪下来求我们!"
斐迪南一世突然咳嗽了两声,打断了他的话:"迪米特尔,奥匈帝国那边有消息吗?"他望着窗外的雪,"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陛下要是能表态支持我们,塞尔维亚人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斯塔姆博洛夫的脸瞬间白了:"陛下,这万万不可!"他赶紧从抽屉里翻出与俄国的盟约副本,"我们和俄国签了互助协议,沙皇尼古拉二世上个月还派了军事顾问来,帮我们训练炮兵。要是向奥匈求助,俄国肯定会收回所有援助——他们的外交大臣谢尔盖·萨宗诺夫早就放话了,'巴尔干是俄国的势力范围,不容他人染指'。"
"可奥匈帝国的克虏伯工厂能给我们提供炮弹,"国王还在犹豫,"他们的外交大臣利奥波德·贝希托尔德之前暗示过,只要我们承认奥匈对波斯尼亚的控制,他们愿意低息贷款......"
"陛下,您忘了波斯尼亚危机了吗?"斯塔姆博洛夫急得额头冒汗,"1908年奥匈吞并波斯尼亚,俄国差点出兵。现在我们要是和奥匈走近,尼古拉二世会认为我们背叛了盟约——他们在多瑙河的舰队随时能封锁我们的出海口,到时候连粮食都运不进来。"
格奥尔基耶夫突然冷笑一声:"俄国?他们自己在西伯利亚都焦头烂额!联合帝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修了新铁路,韩建国大使说,他们的钢铁厂已经开到勒拿河边了,沙皇哪有精力管巴尔干的事?"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情报,是安插在塞尔维亚的间谍发来的,"你看,塞尔维亚的粮食储备只够一个月,他们的农民都在闹饥荒,根本撑不起一场大战。"
斯塔姆博洛夫却摇着头,拿出另一份报告:"可希腊和联合帝国南洋党签了协议,陈德康副党首答应每月给他们运五千吨粮食,用克里特岛的橄榄油换。塞尔维亚也和南方党搭上了线,林建斌副党首说要在贝尔格莱德建纺织厂,提供十万支步枪......"
"那些都是纸面上的东西!"格奥尔基耶夫把报告扔到火里,纸页蜷成一团,"南洋党的船要绕过爱琴海,希腊人根本等不及;南方党的步枪还在魔都的仓库里,运到贝尔格莱德至少要一个月——我们现在动手,正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国王斐迪南一世敲了敲桌子,让两人安静:"明天我亲自给沙皇发封电报,问问他能不能再给我们一批炮弹。如果他愿意,我们就再等等;如果他推三阻四,再考虑其他办法。"他看着壁炉里的火苗,"不管怎样,不能让保加利亚变成别人的棋子——我们流的血,不能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