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的伊斯坦布尔,宪政会议的大理石大厅里弥漫着烟草和汗味。青年土耳其党领袖恩维尔帕夏把一份《全盘德化法案》拍在橡木桌上,红色封皮上的黑鹰徽章格外刺眼。"从今天起,军官必须学德语,军校教材改用普鲁士陆军条例,连军靴都要按克虏伯工厂的标准制作。"他的高筒靴踩着地板咚咚作响,"德国总参谋部派来的教官下个月就到,谁不服从,就滚出军队!"
坐在后排的穆斯塔法·凯末尔攥紧了钢笔,笔杆在掌心硌出红印。他刚从马其顿军区调回首都,军装上的肩章还带着火药味。"报告长官,"他突然站起来,声音在大厅里回荡,"我们的兵工厂连步枪膛线都造不匀,上周试射的子弹有三成卡壳——学德国的操典,总得有能用的枪吧?"
恩维尔帕夏猛地转过身,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透着寒光:"凯末尔少校,你是在质疑党的决策?"他指着墙上的德国地图,"俾斯麦用三十年统一德意志,靠的就是全盘西化!我们的纺织厂用德国机器,铁路用德国钢轨,军队凭什么不能学?"
财政大臣贾维德帕夏赶紧打圆场,手里的预算表摇得像扇子:"恩维尔帕夏,凯末尔少校也是好意。上个月向克虏伯买炮,他们要价涨了三成,还说必须用黄金支付——我们的国库快空了。"
"那就把安纳托利亚的铜矿抵押给德国银行!"恩维尔帕夏把一份合同摔在贾维德面前,"巴伐利亚的军火商同意用矿石抵账,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凯末尔看着合同上的条款,指甲深深掐进纸页。上面写着"以二十年采矿权换取十万支毛瑟枪",而那些枪他在马其顿见过,枪管里全是锈迹。"德国人的二等货都敢卖给我们,"他压低声音对身边的同僚说,"联合帝国北方党上个月来推销步枪,价格比德国低两成,还愿意派技师帮我们建兵工厂。"
"你想让党变成联合帝国的傀儡?"坐在旁边的塔拉特帕夏突然开口,他的笔记本上记着所有反对者的名字,"南洋党在波斯湾的油井都快挖到我们边境了,你还敢提他们?"
会议结束时,法案以217票赞成、32票反对通过。凯末尔走出大厅,发现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像根随时会断的铁丝。街角的茶馆里,几个宗教长老正对着报纸摇头,头版上印着"政府将公历新年定为法定假日"的新闻,旁边配着阿訇们举着《古兰经》抗议的照片。
"少校要不要来杯薄荷茶?"茶馆老板递过杯子,杯沿还沾着糖渣,"昨天宗教法庭的大法官说,要是敢改星期五的礼拜日,他们就号召信徒罢市。"
凯末尔看着街对面的德国领事馆,几个青年军官正举着啤酒杯欢呼,军帽上的鹰徽被夕阳照得发亮。"老板,你知道联合帝国的兵工厂吗?"他突然问,"听说他们在东西伯利亚造的步枪,能在零下四十度开枪。"
老板刚要答话,突然有人撞开茶馆门。恩维尔帕夏的卫队长举着告示喊道:"所有人都得学德语字母!商铺招牌必须加德语翻译,下周检查,不合格的关门!"
角落里的铜匠吐了口唾沫:"我的作坊都开了三代了,凭什么要用德国字?"他指着墙上的奥斯曼花纹,"这手艺德国人造得出来吗?"
凯末尔喝完茶起身时,发现卫队长正盯着他的肩章。"少校不去参加德语学习班?"卫队长冷笑一声,"恩维尔帕夏说,下个月考核不过关的,直接降职。"
他没回话,径直走向兵工厂。车间里的德国机器正在空转,工人们围着一堆废铁发愁——刚造好的步枪机匣有一半合不上膛。总工程师是个德国老头,正用手杖敲着机床:"你们的钢铁杂质太多,克虏伯的标准是含碳量0.4%,你们这都快到1%了!"
"我们没有德国的炼钢炉。"工头苦笑着说,"上个月向联合帝国南方党询价,他们的电弧炉能把杂质降到0.2%,价格比德国便宜三成。"
凯末尔突然按住工头的肩膀:"把图纸给我。"他蹲在废铁堆前,用粉笔在地上画起来,"把机匣的卡槽加宽一毫米,就能兼容我们的劣质钢材——联合帝国的南洋党在爪哇造过类似的改造枪。"
德国工程师嗤笑一声:"这是胡闹!普鲁士陆军的标准是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
"可他们有能造0.3毫米误差的工厂,我们没有。"凯末尔把粉笔扔在地上,"等我们的钢厂能炼出好钢,再学他们的标准也不迟。"
三天后,改造后的步枪试射成功。凯末尔把样枪送到陆军部,却被恩维尔帕夏扔在地上。"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简直是对德国陆军的侮辱!"他指着墙上的德皇威廉二世画像,"陛下要是知道我们用这种枪,会怎么看奥斯曼?"
"陛下只关心我们能不能按时交铜矿。"凯末尔捡起枪,机匣上的划痕还沾着新磨的铁屑,"上周马其顿的游击队用缴获的俄国步枪伏击我们,他们的枪不如德国货精致,却比我们的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