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侠情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马彪
    破衣男子目含疑虑,忽而发问:“姑娘连番探询,莫非你有投身军队、杀敌报国的志向吗?”

    楚寻露出一抹清浅笑意:“我确有此志向。然我素善使用长剑,于枪械一类实未谙习,料想以此,定难应募从军。如今我孑然一身,无所依傍,大哥可否为我指一条明路,以解眼前之困呢?”

    破衣男子问道:“姑娘,我看你年岁尚轻,不知你的父母今在何处?”

    楚寻轻叹一声,她面色凄然,缓缓道:“不瞒大哥,我本是西北宫庄之人。只因一时犯下大错,被庄主逐出庄外。适才请大哥用餐的银钱是我的老本钱。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我亦当如大哥这般,穿破烂衣服了。”

    破衣男子道:“原来如此,适才便听姑娘提及宫庄,莫非是二十五年前,于汉阳与孙文大战的那个宫庄吗?”

    楚寻目光微动,略带惊讶之色,问道:“大哥亦知当年汉阳一役?”

    破衣男子道:“此事天下谁人不知?然我听闻宫庄与地方军阀暗中勾结,尤与那马步芳狼狈为奸,专门迫害红军战士,为祸一方。今见姑娘侠义心肠,凛然有正气,与那些江湖匪类殊异。果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怪不得姑娘会被宫庄逐出。”

    楚寻幽幽一叹,神色哀伤:“我自幼无父无母,如今又被逐出庄外。那少庄主心狠手辣,恶毒非常,竟扬言要将我丢至深山之中,任我饿死在荒野。观此情形,我此次怕是在劫难逃,命途堪忧。”

    说罢,她泪光隐隐,满含悲戚。

    破衣男子微微摇头,说道:“那我且为你讲个故事吧。那年,我随部队自南方徒步北行,途经松潘草原,偶遇一个少年兵士。他瘦骨嶙峋,赤着脚,独自跟在队尾,团长心生怜悯,要把自己唯一的一块青稞面相赠。然那少年竟坚辞不受,且拍着腰间的袋子,称自己的食物更多。孰料,那少年竟于途中饿死。及至团长打开他的袋子,方知其中非粮非米,尽是些碎石而已。”

    楚寻闻之,瞠目结舌,惊呼道:“那袋子可是大哥适才装馒头的那个?”

    破衣男子点了点头,续道:“那年我们跋山涉水,穿越草原,未尝有一人言苦叫累。为抗倭寇,兄弟间互让余粮,共度时艰,是以方得生存至今。你见我穿的破烂不堪,便肆意评说,然你可知,那年我们衣不蔽体,连这破衣服都没有呢。

    我见姑娘衣饰华美,出手阔绰,此等富贵较之我们,何啻天壤之别?你如今尚未遭弃山林,何得先自怨自艾,埋怨命运呢?”

    楚寻面颊骤红,羞赧不已,愧道:“我实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听大哥之言,如晨钟暮鼓,顿悟前非。适才我将那恶人放走,如今大哥又开我茅塞,我...我欠大哥太多,实在难以回报。”

    破衣男子道:“我们地下党人志在宣传救国之道,惟愿四方青年才俊皆能挺身而出,共赴国难,投身抗日之中。如此,国家复兴有望,民族存续可期。姑娘若怀抗敌之志,不如与我一同前去汤山吧。”

    楚寻诧道:“汤山?那是何地?”

    破衣男子环顾左右,压低嗓音:“近日倭寇与国军激战于吴淞口,国军已渐感不支,恐怕过不了多久,倭寇将直逼金陵。我的团长已奉命驰援汤山。姑娘何不与我同往呢?”

    楚寻道:“既然可以诛倭,我自当义不容辞。不过我尚有妹妹需要照料,难以与你同行。不如大哥先行一步,我随后去汤山找你。”

    破衣男子起身,说道:“姑娘有抗敌决心,不负你我相识一场。不过倭寇凶残成性,杀人如麻,姑娘此行,务必要小心谨慎。今日我尚需归营复命,若我回去晚了,恐团长忧心。待我归营之后,必向团长力荐姑娘。”

    楚寻问道:“大哥尚不知我的姓名,你又如何向团长举荐我呢?”

    破衣男子会心而笑:“我叫楚明,敢问姑娘芳名?”

    楚寻惊愕失色,叹道:“奇哉!我叫楚寻,没想到在这遥远的东方,居然碰到与我同姓之人。”

    紧接着,楚寻高声唤道:“小二哥,速再拿十个馒头来!”

    店小二闻声应诺,吆喝道:“好嘞!十个馒头。”

    过了一会儿,店小二从帘后走了出来,手中捧着一个蒸笼,置在桌上。打开笼盖,顿时热气腾腾,十个白花花的馒头赫然在目。

    楚寻道:“楚大哥将这些馒头拿回去分给兄弟们吃吧。”

    楚明连忙用衣服将馒头包好,继而向楚寻深鞠一躬:“若将来我还活着,必当厚报姑娘的一饭之恩!”

    说罢,他转身离开了客栈。

    楚寻默念道:“楚明...这名字似乎从哪里听到过...”

    忽然间,楚寻脑袋愈发疼痛起来,他双手捂头,立时倒在地上,而这情景恰巧被楼上的雪有黎看到,她连忙命人将楚寻送回房内休息。

    过了几日,张毕德数点众人,他对圣女说道:“此次我们一行,目的是寻找《葵花宝典》,现在日本人已经占领上海,恐怕他们溯江而上,侵逼武汉。我们须抢先抵鄂,先声夺人,将宝典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