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前部落生存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9章 原始梳麻机
    “这个部分跟梳头发的梳子是一个道理,就是个头很大,看起来让人害怕而已,实际上这些竹齿都有一定的倾斜;木桶上面盖着一排弧形的盖板,我们叫它梳齿板,一共有十二块,每块板上也钉着细竹齿,像一排小梳子围着大木辊;右边还有个小一点的‘小木辊’,这个就用圆木做成,外面裹着一层软兽皮,上面也钉着细齿。”

    “另外还有俩木槽、一个竹编的漏杂筐,还有踩踏板——到时候可以把这里换成牲口拉动,或者接入水力——踩踏板的时候,大木桶和小木辊就能转起来,不用费劲去手动摇了。”

    熊洪在他的讲解下,又看着他演示了一遍,基本上明白了这个器械的工作原理。

    粗麻纤维经过木槽,也就是所谓的喂入机构,在旋转带动下,进入大木桶、盖板和小木棍组成的梳理部分,在密密麻麻竹齿的梳理下,麻纤维里面一些杂质、不符合要求的短纤维就会落在下面的竹筐里,用于其他用途,而剩下的长纤维,就通过大木桶——盖板——小木辊的顺序,被最终“吐”出来。

    “不错,这个器械总算成功了,你们有没有计算一下,这台器械,一天能处理多少麻皮?”

    熊洪摸着机器最终处理好的麻纤维,入手柔软,每一根麻纤维还很有韧性,用来织布,麻布的品质肯定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熊杰和熊木对视一眼,眼神中藏不住的喜悦,“族长,具体有多少,我们还没有完全测试出来,不过,这里堆着的一百斤麻皮,五个族人配合着这个器械使用,一天就能处理掉!”

    “也就是说,这个器械,一天至少能处理一百斤?!”

    “不止,现在这个器械才刚刚建造好,还有很多地方应该可以改进的,如果改进好了之后,差不多还能再翻一倍,差不多一天两百斤,就算达不到,也相差不多。”

    熊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原本一个熟练的族人,一个白天可以绩三两的麻纤维,一百斤一天处理掉,至少要300名族人。

    而这台器械,只需要5名!

    这效率,提升了五六十倍!

    “不错,不错。”

    熊洪喜上眉梢,作为部落纺织坊最为薄弱的一环,绩线是部落明观院以及更早之前的熊洪极为关注的部分,现在有了这种高效率的器械,自然值得开心。

    “如果运行稳定的话,先不要大量制作,提前把零件准备好,改进好之后,再进行生产。”

    “好的,族长!”

    ……

    下午的考核已经安排好了,熊洪在高兴之余,便将十几名匠人都邀请上,带到宗庙,一起吃火锅。

    而纺纱间里,留下了原本负责绩线的黑羽等人,她们昨日已经在熊木熊杰等人的指导下,知道了这个器械怎么使用。

    熊洪对这里很是重视,走之前还留了两个护卫看着,可以让绩线坊的使用,但不能让其他人搞破坏。

    绩线坊的木菲摸着大木桶上方的梳齿板,小心地问道:“黑羽姐姐,这竹齿看着尖尖的,会不会把麻线扯断啊?咱们好不容易种的麻,可不能浪费了!”

    黑羽笑了笑,“放心吧,这竹齿是明观院连同木工坊的木匠按麻的粗细打磨的——大木桶上的齿粗一点、稀一点,就像咱们用手抓麻的大手指头,能把成捆的麻抓住不滑掉;”

    “梳齿板上的齿就更细一点、密一点,就像咱们用手指头把乱麻一点点捋顺;而小木辊上的齿更密,还裹了兽皮,温柔得很,就像毛刷一样,只会把梳顺的麻粘住,并不会扯断。”

    木菲面对着这个一人多高的大家伙,还是有些害怕,“那这个器械,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从这边把一束麻放进去,就从对面吐出来一条条细麻纤维的?”

    “呵呵,我先跟说说这东西的道理——也是熊木昨天跟我说的,其实跟我们用手梳麻一模一样,只不过就是让木头和竹齿替咱们的手干活,还比手快好多!”

    黑羽蹲下来,拿过木菲力手里的麻团,又拿起一把木梳演示。

    “你看,咱们平时梳麻,是不是先把乱麻团摊开,用手抓住一头,再用梳子一点点往下梳?”

    “梳的时候,梳子齿会把缠在一起的麻丝分开,还能把里面的小麻屑、碎叶子梳出来。这梳麻机就是把咱们的工作变成了木头的工作——大木桶就像咱们抓麻的手,转得越快,抓麻越稳;梳齿板就像一把梳子,围着大木桶转,把麻丝一根根分开;小木辊就像咱们另一只手,把梳顺的麻接过来,缠成一条整齐的麻纱。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再用手一点点梳,只要踩踏板、喂麻,剩下的,这个器械就替我们把剩下的事情给干了!”

    原来的梳齿板,熊木是准备只放一个类似于梳子的东西,不过在周围匠人的建议下,便采取了放了一排的布置方式,这样一来,麻纤维的梳理就更方便了。

    “在我跟你们一步步讲一下,这东西该怎么用。每一步都要有人去负责,每个人之间还要互相配合,跟以前一样,就是分工合作,比一个人干快多了!”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