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壕里的战士们,纷纷响应,锅碗瓢盆,断裂的枪托,甚至是地上的砖块,都成了武器。
他们蜷缩在战壕里,借着掩体的掩护,不断反击。
有人被子弹击中,倒下前还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里的石头扔了出去。
有人肩膀中了枪,就用另一只手 ,继续装填子弹。
鲜血顺着手臂,流进袖管,把军装浸得透湿,却依旧不肯停下。
战场早已成了一片,血肉模糊的炼狱,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每一秒都有人倒下。
但战壕后方,那面残破的红旗,依旧在硝烟中,顽强地飘扬。
被炮火撕出的破洞,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呐喊,又像是在见证。
张海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再次举起枪,目光坚定如铁。
——还有半天,只要再坚持半天,胜利就会到来。
这信念如同一颗种子,在每个战士的心中疯狂生长。
支撑着他们在血与火中,续写着不屈的传奇。
用血肉之躯,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这场围绕弹药库,展开的围点打援之战。
此刻正在其他各个正面战场,同步上演着,惊心动魄的交锋。
独立旅在徐正国的带领下,会同周边兄弟部队,拧成一股铁拳头,正以雷霆之势,对增援而来的敌军展开围歼。
炮火在旷野上,炸出一朵朵蘑菇云,冲锋号的嘹亮声响,刺破硝烟。
与枪声,喊杀声交织成,撼天动地的战歌。
徐正国趴在,临时构筑的掩体后,望远镜里映出敌军,慌乱溃散的阵型。
——他们原本以为凭借兵力优势,能轻松突破防线,却没料到会撞上,八路军布下的天罗地网。
“给我往死里打!别让一个敌人漏网!”
他对着身边的通信兵吼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要知道,如今的八路军,早已不是当年,鬼子初入中国时,那般装备匮乏、物资紧缺了。
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与发展,他们的武器装备,早已鸟枪换炮。
轻重机枪,迫击炮成了攻坚主力。
连战士们手中的步枪,也大多是保养完好的制式武器。
更重要的是,一次次实战,磨砺出的战术素养,愈发精湛。
迂回包抄,集中火力打要害的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每个战士,都像上了膛的子弹,随时能精准地,射向敌人的软肋。
激战中,各部队配合得天衣无缝。
兄弟部队在侧翼,佯装进攻吸引敌军注意力,独立旅主力,则趁势从后方撕开缺口。
轻重火力交替掩护,像一把锋利的钢刀,直插敌军心脏。
敌军的防线,在这样的猛攻下,节节崩溃。
指挥系统彻底失灵,士兵们像无头苍蝇般,四处逃窜,却被早已布好的口袋阵 ,牢牢困住。
“报告旅长!敌军主力已被歼灭,残余部队正在清剿中!”
参谋气喘吁吁地爬过来,脸上溅着泥点,眼神里却闪着,兴奋的光。
徐正国猛地,放下望远镜,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松动。
可随即又被,更深的焦灼取代。
他抬手看了看腕表,指针在炮火的震动中,微微颤抖。
——从战斗打响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天半,张海洋那边……
“坏了!”他突然起身,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海洋他们还在弹药库硬撑着!”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砸在众人心里。
所有人都清楚,张海洋带着少量兵力,死守弹药库。
本就是为了,牵制敌军主力,给围点打援争取时间。
如今援军已灭,可弹药库那边的压力,恐怕早已到了极限。
“立刻向纵队首长汇报战况!”
徐正国的声音,急促起来,一边快步走向战马,一边对身边的警卫员下令。
“让炊事班带着干粮 ,和急救包跟上,所有能战斗的,不管轻重伤员,全部跟我走!”
话音未落,他已经翻身上马,缰绳一紧,战马发出一声嘶鸣。
片刻之后,独立旅阵地上响起一阵,急促的集合声。
那些刚从硝烟中,爬起来的战士。
有的手臂上,还缠着渗血的绷带,有的腿上带伤,只能一瘸一拐地小跑,却都拼尽全力,跟上队伍。
“目标——弹药库!全速前进!”
徐正国的吼声,在队伍前方炸开,战马率先冲了出去。
身后的战士,他们踏着尚未冷却的战场。
迎着夕阳的余晖,朝着张海洋他们坚守的方向狂奔。
扬起的尘土,混着空气中的硝烟,在大地上,拖出一条长长的,带着决绝与期盼的轨迹。
他们必须赶在,那最后半天结束前,赶到战友身边。
很快,杀旗特战连,仍在弹药库,拼死坚守的消息。
像一道惊雷,在独立旅各连阵地上炸开。
刚刚结束一场恶战的战士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脸上的硝烟未擦,身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