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二章 舔狗不得好死
    于海棠本来就对杨为民不太满意,现在得知他和杨厂长根本就没有亲戚关系,当初称其“本家”也不过是客气而已。

    杨为民进监狱了,她怎么甘心再等这家伙三年。

    三年之后她可就成“老姑娘”了。

    只是。

    于海棠和父母、姐姐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被劝阻了。

    她想甩了杨为民?

    不行!

    要知道杨为民可是因为她才进去的。

    人家为她付出了那么多最后却被甩了,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即便是称心如意了。

    她和杨为民提出了分手。

    这样的女人谁还敢要?

    还有哪个男人会要?

    于海棠嘴上答应不和杨为民分手,看起来是听劝了。

    心里却是不以为然,想着若是碰到好男人追求自己她肯定是要嫁的,就算是没有遇到心仪的男人,杨为民这家伙从监狱里出来之后她也要找个机会和对方了断!

    杨为民都进监狱了,以后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让她跟这样一个没有希望的男人过一辈子,她可不甘心!

    杨家也会来事儿。

    儿子进去以后杨为民母亲还到过于家一趟,给于海棠送了不少钱和票证。

    若是于海棠没有心思再和杨为民维持关系就应该拒绝杨家的好处,但于海棠什么也没说就收下了。

    无论是钱还是各种票证都是多多益善,于海棠接收礼物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含糊!

    杨家人放心了。

    在那个年代,能够收取男方这么多钱铁定是对婚事认可的。

    杨母认为于海棠将来肯定是自己儿媳妇儿,没跑了。

    从今年开始京城开始实行煤票。

    煤炭开始计划供应。

    一般来说煤炭都是够用的。

    但是李家想要在冬天的时候再烧两个大火炉用于取暖却是不行了。

    事实上。

    煤票开始使用之前李平安是听到过风声的,但他最后却放弃了大量囤积煤炭。

    首先煤炭不能在自己的随身空间囤积。

    且不说煤炭和吃食放在一起合适不合适。

    大量囤积、使用的话必然会被家里人甚至是外人看出来。

    李平安和徐氏、秦淮茹商量的时候她们也不同意。

    孩子们都长大一些了,也不是过不了寒冷的冬天,多给他们做一些棉衣、棉裤就行。

    别人家用煤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李家却是在冬天烧着两个大火炉,怕是要引起某些人的羡慕、嫉妒。

    太张扬了。

    因为煤炭缺乏,今年不再生火炉,李林和徐氏也没有打算到医院家属院居住。

    深秋开始囤积大白菜。

    家家户户都想着该怎么多囤一些大白菜的时候李家人却不是太着急。

    秦淮茹的叔叔秦奋给李家拉过来不少白菜、萝卜,价钱便宜,有很多都是秦家屯的乡亲们送的。

    很多病重的乡亲们到城里看病都是李平安接待的。

    无论是重病还是疑难杂症,在乡下医院看不好的到六院都能看好,就算是六院不擅长的病症李平安都会将其介绍到其他更好的医院。

    乡亲们感念李平安的仁义,冬菜成熟以后让秦奋带过来不少呢!

    李平安给了陈雪茹以及楚山家不少,甚至还给舅舅徐年达家送过去一些。

    冬天。

    陈雪茹给陈南做棉衣的时候也没忘记李业和楚康,三个孩子一模一样,她给陈南做多少件就给另外两个孩子也做多少件。

    李业和楚康穿着同样的棉衣到四合院儿吃饭的时候贾梗不乐意了,哭着喊着也想要新棉衣。

    刘悦和贾张氏一合计就给贾梗也做了一件。

    贾家吃了绝户。

    聋老太太死后她们得到了不少钱。

    再加上不缺票证。

    给贾梗做一件棉衣是没有问题的。

    可以给贾梗做棉衣,她的两个妹妹却没那么幸运了。

    小当唇腭裂,即便是做了手术说话也不利索,贾张氏婆媳两个根本就没有打算让她去上幼儿园。

    别说是幼儿园,就算是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居委会、街道办的人若是不干涉的话贾家能不能让她去上小学都很难说。

    既然是一直待在家里,也别要什么新棉衣了,穿着旧的凑合、凑合得了。

    至于说槐花,还没有一岁大的槐花要一件棉衣就行了,做多了没有用。

    几个月的孩子知道什么好歹?

    贾张氏想着她的棉衣今年也不用洗了,等到明年春天不穿了再说。

    贾家给贾梗做了一件新棉衣,三大妈也给小女儿阎解娣做了一件。

    贾张氏到阎家串门的时候看到阎解娣的新衣服之后却是冷哼一声。

    一个女孩儿而已。

    阎解娣早晚是要嫁人的。

    对她这么好做什么?

    有钱留着自己花不好吗?

    寒冬腊月。

    李林收到一封信。

    邮递员将信件交给她的时候李林有些纳闷。

    他很少和外地人联系。

    儿子李平安从医校毕业以后他甚至没有出过京城,怎么现在有外地人给他邮信呢?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