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军围城,大宋皇帝女儿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8章 后事(大结局)
    靖康二年末,第一批去往三国的通商队伍离开开封,远赴三国。

    李纲、李邦彦、张浚三人代表大宋朝廷,远送二十里。

    临别前,给商队颁发了大宋朝廷通商官碟,官碟背封上,由大宋官家赵福金御笔亲书:“君且记,虽隔千山万水,大宋朝廷仍是诸君依仗。”

    商队众人热泪盈眶。

    靖康三年春,教坊司改制拉开了大宋的改制序幕。

    作为大宋最软的衙门,改制起来毫无难度。

    首先,教坊司剥离了宫庭宴乐、迎来送往的职能,剥离了销售官酒的职能,只保留了教坊司礼乐舞蹈的教育功能。

    其次,教坊司合并进了宣和书画院,正式更名为:大宋皇家艺术学院。

    全球第一所综合类艺术高等学府正式挂牌,包含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园林设计及话本文学创作。

    道君皇帝担任第一任院长,赵福金更是亲临更名现场,并发表了史称“文艺复兴之宣言”的讲话。

    赵福金在讲话中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从西汉以来,皇室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儒家并非独尊,理应多学派并存,文艺学术不设红线,自由探讨,自由研究的论调。在此基础上,赵福金还提出了,艺术创作应是以人文本。

    关于“以人为本”这四个字,《大宋日报》随后也刊了文,进行了更详细的解读。

    以人为本就是维护强调人之尊严,反对一切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地实现自我价值。

    在这样的思潮影响下,大宋朝廷随后颁布了《大宋教育法案》,明文规定了教育的方向,就两大分支,一个分支是人文社会教育,另一分支是自然科学教育。

    民间办学被提到了与朝廷办学同样对等的地位。

    岳麓书院、白鹿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这样民间书院,终于做到了和大宋太学院一样的社会地位。

    村学、乡学也获得了朝廷的大力支持。

    靖康八年,大宋举兵,借道大理直击蒲甘。

    这是一场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长矛大刀和弓箭,在大宋燧发枪和东风炮面前,不堪一击。大宋仅仅派出了八千人的兵力,就在短短一个月内,横扫了蒲甘全境。

    缅王阿隆悉都上表称臣。

    赵福金致信大理王段正严,希望他以大宋上柱国、大宋云南节度使的名义,亲赴蒲甘接受降表。

    段正严有些为难,因为一旦如此,那大理与大宋的关系就微妙了。

    以前只是名义上的藩属国,得了宋朝的封位。

    若是应了大宋官家赵福金之请,以上柱国、云南节度使之名去蒲甘接受降表,那就意味着,大理从此后就不再是名义上的藩属国,而是真正成为了大宋的一部分。

    大理高家觉得,这些年与大宋全面通商后,大理商事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整个大理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市井百姓,也对中原文化颇为倾心,那些从大宋皇家艺术学院出来的画师、乐师还有说书人讲的《挑滑车》、《铡美案》以及《师师传》,无论是展现大宋武力、正义以及市井幸福生活上,都颇为成功。

    民意甚至觉得,大理就应该是大宋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段正严思来想去,秉持段氏一贯对权势不贪恋的态度,亲赴蒲甘。

    接受了缅王阿隆悉都的降表,并代表大宋朝廷册封阿隆悉都为蒲甘节度使,南缅王。

    “我大宋官家仁爱,虽胜不杀,蒲甘之地仍归南缅王治理,只需每年按收成上贡稻米,除此外允许粮商经营,租借勃生海港,其余别无所求。”段正严呵呵笑道。

    负责翻译的行商回道:“南缅王说,是咱。”

    “咱?呵,本王是云南节度使,不是蒲甘节度使,怎能一起治理呢?”

    翻译行商又道:“南缅王的意思是,大宋官家是咱们的官家。”

    段正严:……

    蒲甘之战后,大宋的局面焕然一新。

    首先是大宋稳住了粮食基本盘,在可预见的岁月里,蒲甘这个产粮重地,都将牢牢把控在大宋手里。

    而勃生海港,也是现阶段亚洲最为重要的出海港口之一。

    而赵福金之所以没有直接灭了阿隆悉都的统制,是因为蒲甘的环境极为复杂,孟族、骠族关系极为微妙,而阿隆悉都本身就是个不错的统治者,只要他真心臣服,灭不如养。

    其次,蒲甘之战也为大宋兵部战略战术改进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以前发兵远征,最头疼的还是补给。

    虽说这些年宋科院已经有人牵头,在搞压缩军粮的研究,可是储存与便携性上,还是不够。

    这次蒲甘之战,补给全由大宋在大理的驻军基地供给,驻军基地除了这些年朝廷提前存放在那里的补给外,不够的就在大理采买,效率大大提高。

    韩世忠感慨:“以前老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看现在应该与时俱进一些了,应该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未行外交先行。”

    朝廷里那些当年不理解赵福金为何要花银子在大理租借地方的老古董们,也悟了。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