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6章 八旗受挫,变革将启
    关外——盛京

    多尔衮冷峻的目光如刀般扫过满朝文武与八旗旗主,大殿内一片死寂,唯有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凝重的面庞。

    他的声音低沉却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与愤怒,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咱们女真,向来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威名。

    可这次从中原败退,竟如此惨烈!我倒要问问诸位,是在那北京城养尊处优,把当初的血性与勇猛都丢干净了?

    还是真就碰上张献忠这野路子,被他吓破了胆?”

    正黄旗旗主豪格,虽心中对多尔衮颇有芥蒂,但此刻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抱拳说道:“摄政王,臣以为此番失利,并非我八旗将士失去了往日的勇猛。

    张献忠那贼军,行事诡谲,不按常理出牌。

    他们多在山地丛林作战,所用战术与中原战场大不相同,我军一时难以适应,这才吃了亏。”

    镶白旗旗主多铎,素来与多尔衮亲近,也紧接着出列,附和道:“大哥所言极是。

    此次入关,我军一路势如破竹,未曾想张献忠在川蜀之地经营已久,当地地形复杂,他又煽动百姓助其作战,我军陷入了处处受敌的困境。

    再者,那张献忠治军严苛,其麾下将士悍不畏死,绝非等闲之辈。”

    多尔衮冷哼一声,目光犀利地看向众人:“哼!

    地形复杂、百姓助战,这都不过是借口!

    想我八旗铁骑,纵横天下,何时怕过这些?

    诸位身为旗主,麾下将士如此不堪一击,难道就没有半点责任?”

    此时,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拱手道:“摄政王息怒。

    老臣以为,我军入关后,生活环境骤变,诸多将士沉迷于中原的繁华,纪律有所松弛,这才导致战斗力下降。

    如今之计,当务之急是整顿军纪,重拾我八旗铁骑的雄风。”

    多尔衮微微点头,神色稍缓,说道:“你这话倒是在理。

    从今日起,各旗主务必严格整顿军纪,加强训练。

    我不想再看到有将士沉迷酒色、荒废军务。”

    说罢,多尔衮又将目光投向范文程,问道:“范先生,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张献忠这股势力?”

    范文程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摄政王,张献忠虽一时得势,但他根基未稳,内部矛盾重重。

    我军可暂且按兵不动,养精蓄锐,同时派人潜入中原,打探其虚实,离间其内部关系。

    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出击,定能将其击败。”

    多尔衮听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猛地站起身来,大手一挥,说道:“就依范先生所言。

    诸位,我八旗的荣耀不容玷污,此番失利只是暂时的。

    我们要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夺回本该属于我们的天下!”

    “谨遵摄政王令!”

    满朝文武与八旗旗主齐声高呼,声音中虽带着几分疲惫,但也重新燃起了一丝斗志。

    范文程目光凝重,环顾一周后,对多尔衮说道:“摄政王,此次关内之败,张献忠所率军队装备的火器发挥了极大作用。

    他们的火炮威力巨大、射程超远,火枪更能连发射击,这成为我军作战失利的关键因素。”

    多尔衮面色冷峻,微微点头,“本王已知晓这些火器的威胁。

    范先生,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范文程拱手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大火器研发经费投入。

    召集国内顶尖工匠与能人异士,全力打造不逊色于张献忠的先进火炮及火枪。”

    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噌”地一下站出来,满脸涨红,双手握拳,怒目圆睁道:“哼!

    荒谬透顶!

    咱们女真男儿,自小在马背上摸爬滚打,练就一身骑射绝技,靠着这本事,咱们一路南征北战,打下多少江山。

    如今竟要摒弃祖宗传下来的本事,去搞这些汉人的奇技淫巧,简直是数典忘祖!”

    镶红旗旗主岳托眉头拧成个“川”字,忧心忡忡地说:“摄政王,这火器之事,还得从长计议啊。

    咱们八旗兵向来习惯了近身厮杀、马上冲锋,一旦改练火器,士兵们训练方式得大变,战术打法也得推倒重来,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况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发,万一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咱们可就元气大伤了。”

    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质疑:“范先生,虽说火器有它的厉害之处,但战场上变数那么多,哪能光靠这玩意儿定胜负?

    咱们八旗的军威,是靠将士们的血与汗铸就的,不是靠几门火炮、几把火枪就能轻易替代的。”

    正红旗旗主代善,作为老一辈旗主,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摄政王,我等征战多年,深知胜利来之不易。

    如今要在这火器上投入巨大精力和财力,实在是冒险之举。

    咱们的士兵对传统兵器和战法早已驾轻就熟,突然转变,只怕会人心惶惶。”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