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请,杨师请!”
    耿燕命令手下上马护送之后,牵着马陪同杨束红霓二人一同进入镇子。
    雁门镇一共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有连续的城墙连接。
    前部比较长,可以阻挡骑兵,也可以逼迫他们绕道而行以此拖延时间。
    中部则是镇子的中心,大部分的百姓都在其中。
    东西两面各有独立的军营,用以保护百姓。
    南边则是有个直角的城墙作为最后一道防护。
    从防守的角度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防止匈奴的袭击。
    雁门镇东西两边各有山脉,东雁门和西雁门,配合这个雁门镇,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关口。
    只是,雁门镇的范围没有扩充到连接东西山脉,所以依然会有缺口让匈奴有机可乘。
    “殿下和杨师要不先在镇中休息?”
    “末将已经命人安排住处。”
    耿燕说着立刻将车队带到城镇中的一处宅子。
    “爷爷!”
    一边开门,他一边往里面喊了一句。
    片刻,一个老者带着家眷出来。
    见到红霓的瞬间,老者就认出了这位公主。
    “老臣耿舍参见公主殿下。”
    说着他就跪了下去。
    “原来是耿爷爷!”
    红霓一阵惊喜,“我记得你不是在蓟京朝中么,怎么来雁门镇了?”
    “多谢殿下关心。”
    “老臣于前年已经告老还乡。”
    耿舍缓缓起身解释道,“不知殿下为何来这北境雁门镇?”
    “就是来看看情况。”
    “耿爷爷你就好好休息,我们不花多少时间。”
    红霓微微一笑,上前寒暄了几句,随后他们一行人就住进了耿家。
    杨束也从耿家人的口中,知道了不少雁门镇的情况。
    燕国从来都是北方的“守门员”。
    从建国开始就一直抵抗北方南下的匈奴。
    这雁门镇的城墙也是一代人接着一代人接力才造出来的。
    耿家出将星,可能对于秦国来说并不是很值得一提的将军,但对于燕国来说已经是很能打的人。
    可惜的是,他们都在七国争霸之外看不到的战争中陨落。
    耿燕的父亲和几个叔伯,都已经战死。
    “现在的雁门镇,已经没多少士兵。”
    “也只有爷爷一人在安排。”
    说到这儿耿燕脸上有几分悲凉,“大部分的士兵将领也都上了年纪,若是匈奴再大举入侵……”
    时间长了,燕国南方的人,也没多少人记得在这北境孤守的军队。
    “这就是刚才你们在墙内巡逻碰到匈奴人的原因?”
    杨束微微点头,这些人没有好的装备,全靠着自己的意志才能坚持到现在,值得敬佩。
    “没错,最近两年匈奴很是猖獗。”
    “一直在试探我们。”
    耿燕解释道,“若不是我们还有能力抵抗,恐怕现在的城墙根本挡不住。”
    “别乱说,现在雁门镇全民皆兵。”
    “公主殿下,请放心雁门镇永远不会陷落!”
    为了不让红霓和燕国担心,耿舍理解反驳。
    “我们就是来一除后患的。”
    杨束起身,眼神中带着一丝英气,让耿舍都不由得微微一颤。
    如此俊俏的后生却霸气外露,他到底是谁?
    “敢问阁下是何人?”
    耿舍咳嗽了一声断断续续问道。
    “他是杨师!”
    一句话惊讶了除耿燕以外的所有人。
    只要是在燕国南方当过兵,哪个不知道杨束的大名?
    他竟然千里迢迢前来拯救雁门镇?
    “杨师闻名不如见面,果真是英雄豪杰。”
    耿舍微微点头道,“若是有杨师在,那确实可以将匈奴赶尽杀绝!”
    “不,一除后患并不是赶尽杀绝。”
    “而是一种威慑,就是像你们过去做的一样。”
    杨束解释道,“燕国刚刚又赔款了,加上岁币,恐怕实力不足以赶走匈奴人。”
    “那杨师有何计策?”
    耿舍满心激动地问道。
    “求变,立信。”
    “若是不听斩草除根。”
    杨束缓缓吐出两句话。
    “可匈奴人相当狡猾,尤其是那马上的箭术……”
    “若不是我等身上有些铠甲,恐怕根本无法抵挡。”
    耿舍将过去战斗的情况讲述出来。
    除非是城防用弓箭对射……否则出击进攻,根本没有办法和大批的匈奴作战。
    “红霓,你觉得如何对抗匈奴?”
    杨束看向红霓,算是给她考一考。
    “匈奴骑射占优,我们可以偷袭!”
    “断了他的粮草!”
    红霓思索一阵缓缓开口。
    “匈奴是游牧为主,基本是住宅到处跑,别说偷袭,粮草更断不了。”
    杨束微微摆手,让红霓继续思考,对她来说这种未知之敌,更能考验她带兵的功底。
    “老师说过,核心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既然攻其不备不行,那可以……出其不意!”
    红霓慢吞吞根据原理想办法,“要不我们诱敌深入,然后再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