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任由秦然这么建造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真的便会造出楼船了!”
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万一被阴阳家寻找到不死药献给皇帝,那我们可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最先赶到不夜城的正是赵国旧人。
然而,当他们来到海边时,却发现有秦军在巡逻。由于他们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只能无奈地在此等待其他人的到来。
“该死的阴阳家,投靠了官府不说,竟然还助纣为虐,想要帮助皇帝实现长生不老!”
有人愤愤不平地骂道。
“他们才是最该死的!”
另一个人也咬牙切齿地附和着。
众人对阴阳家的痛恨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情绪甚至超过了对其他投靠官府的门派。
“这一次阴阳家弟子居然也来了不少啊!”
说话之人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惊讶,“而且看起来他们还分散在营寨四周,似乎是和秦军一同守卫着这个营寨。”
赵国旧人提前到这里可不是白来的,他们已经在四周侦查过了,对秦军在营寨外的部署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一次前来摧毁造船营寨的并不只有江湖豪杰,还有许多各国的老卒。
毕竟秦国势力强大,各地的反秦势力若不相互配合,恐怕难以在其威压下苟延残喘。
此次集结在不夜城外围的,除了三百多名江湖好手外,还有六百多名参加过对抗秦军灭国大战的老卒。
这些老卒经验丰富、战斗技巧娴熟,绝对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在这些人中,实力最强的当属赵国旧贵族武原侯。
他不仅武艺高强,更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是众人公认的核心人物之一。
武原侯,这位赵国的贵族,是在赵国二次复国之时逐渐崭露头角的。
尽管他身为赵国贵族,但却常年游走于江湖之间,其个人实力更是有了一流高手的水准。
赵国的复国之路虽然历经坎坷,甚至遭遇了二次覆灭的命运,但在这过程中,武原侯的表现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大放异彩。
他手下掌握着一支由三百多名赵国精锐骑兵老卒组成的队伍,这可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要知道,在大秦的严密监控下,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豢养如此规模的骑兵队伍,武原侯的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这一次摧毁营寨的行动,武原侯不仅带来了一百名精锐骑兵,还有归附于他麾下的几十名江湖好手。
“武原侯,我们该如何行动呢?”
在这紧张的时刻,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武原侯身上,仿佛他就是这场行动的核心人物。
毕竟,论身份,他是最为显赫的;论实力,他也曾率军与秦军正面交锋,对秦军的实力自然比众人更为了解。
因此,向他请教行动方案,无疑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根据我们长时间的观察和情报收集,可以确定在海边的营寨外,大约有将近五百名装备精良的秦军甲士在日夜不停地巡逻。这些甲士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不仅如此,在营寨的四周还潜伏着阴阳家上百名高手。他们的实力不明,更是会给我们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要想成功越过这些严密的防线,破坏营寨,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更何况,秦然也在这里。”
武原侯向着众人介绍现在的情况,以及他们要面对的困难。
一提到这个名字,众人都沉默不语,因为秦然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而武原侯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指着眼前地面上画的简易地图,冷静地分析道,
“不过,我们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决心,显然他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武原侯深知,此时若打击众人的信心,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他需要的是绝对的主导权,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中找到突破口,摧毁造船营寨,并为自己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武原侯,你就直说吧,到底该怎么办?我们都听你的!”
魏国的旧人面色凝重,沉声说道,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武原侯的信任和依赖。
“没错,我们也是如此!三晋同气连枝,理应相互信任!”
韩国的旧人紧接着附和道,语气坚定。
虽然在七国并存的时代,韩、赵、魏三国之间常常爆发战争,但此刻,他们似乎回忆起了三家分晋之初的时光,那时的他们或许还能团结一致。
随着这两波人的表态,其他来自各地的人们也纷纷表示赞同。
一时间,整个场面的气氛都变得热烈起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武原侯身上,期待着他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指示。
武原侯见状,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
他微微一笑,不再掩饰自己的想法,朗声道,“诸位,即便秦然实力再强,我们此次前来,也并非是要取他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