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
城内气氛极度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
百姓只知道大周军队气势汹汹地奔着高句丽来了。
但却对战况一无所知。
不过,他们预感情势可能不太妙。
几个月来。
只见探马飞驰进城,却没听到任何捷报。
唯一的解释就是高句丽军队一胜难求。
高句丽王宫。
行动都已经相当困难的高阳成瘫躺在榻上。
深陷眼眶的眼珠射出瘆人的眸光。
站立榻前的世子高元眉头紧锁。
数十位大臣更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
“乙支文德还没消息?”
高阳成的死鱼眼翻转几下,有气无力地问道。
“据探子回报,北面的大周军队已经渡过萨水。”
“想来丞相统领的军队凶多吉少……”
高元在危难时刻体现出了继承人的冷静。
王上吩咐的一应事宜,都是由他出面安排、调度。
“你再派使者出城求见大周各路将军,我朝愿无条件投降。”
“咳,咳……”
高阳成说完咳嗽不断,胸口剧烈起伏。
突袭靺鞨战略眼看就成功了。
可最后却功亏一篑。
高阳成闻讯气血攻心,仰天长啸:
“天不佑我!”
说完,一口老血喷射而出,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他心里很清楚。
没能占据靺鞨地盘,高句丽就彻底完蛋了。
面对军事实力超凡的中原王朝。
龟缩半岛一隅之地的高句丽没有半分胜算可言。
……
京城,长安。
两仪殿。
皇帝和四位军机大臣正围在沙盘面前,商议着高句丽战事。
“陛下,据前线传回的消息来看。”
“高句丽驻守外围的军队遭王师重创,残部退守平壤,已是插翅难逃也。”
兵部尚书韩擒虎望着沙盘插上的数十面青龙小旗。
揉搓着双手笑道。
“处道也是狠人一个,从庙街到双城子,再到咸镜湾。”
“千里追敌,粉碎高阳成占据靺鞨的春秋大梦。”
王鹰作为最早追随皇帝的武将,深受宇文衍信任与器重。
如今也算是位高权重。
能让他真正敬服的同代人不多,杨素算是一个。
“陛下,看到公布纵横沙场,大杀四方,老臣都手痒难耐了。”
萧摩诃在和皇帝共事数年后,言谈也比以前轻松随意了许多。
同为南陈降将。
周罗睺最先得到皇帝的完全信任。
刚刚完成统一,便任命其为山东道总管。
此次,又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得到率军出征高句丽的机会。
“元胤,区区高句丽,让你这南朝第一战神出征,岂不是杀鸡用牛刀?”
“本王以为,动用两位大将军,两位亲王,三位军中后起之秀领军,那都是给高阳成脸了。”
赵王宇文招拍了拍萧摩诃的胳膊,打趣道。
其他人闻言也是笑了,王鹰接过话头:
“王爷所言甚是,陛下布局近二十年,高句丽九死无生,只有被灭的命。”
韩擒虎点头:
“还真是如此。”
“有了辽宁道和真番郡,以及新罗属国。”
“在高句丽眼皮底下,我朝拥有三个大后方,后勤保障源源不断。”
“如此态势,高阳成拿什么和我朝斗?”
“陛下,您真是太神了!”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眸眼中满是光亮。
作为马上将军,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如果出征军队和一应粮草辎重得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出发的话。
高句丽还真没那么容易硬啃下来。
越想越佩服陛下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宇文衍面呈微笑,摆了摆手。
“数百年来,高句丽自认天高皇帝远,中原王朝鞭长莫及。”
“就算兴兵远征,那也是劳民伤财,胜负难料。”
“若是天朝动真格,他也不怕。”
“一个拖字诀屡试不爽,拖到中原军队人困马乏,弹尽粮绝再反攻。”
“若是不敌,还有最后的绝招——跪地投降!”
熟知隋唐征伐高句丽历史的宇文衍,最清楚其中关键所在。
只要解决劳师远征问题。
任何一个蕃邦夷狄,都不会是统一中原王朝的对手。
“哈哈,陛下天马行空,敢想敢做。”
“谁能想到,辽西、辽东之地竟能种植水稻呢?”
“还有大海船。”
“若是没有海军舰队,出征海外的难度将上升数倍不止。”
四位军机大臣都很清楚。
正是因为皇帝的一系列经营,才使得原本难度极大的远征变成家门口作战一般。
“按照目前形势看,我军应该很快就能对平壤城形成合围。”
“高阳成那老不死的好日子数着天数过了。”
“哈哈,怪谁呢?”
“陛下给过他机会,谁叫他胆小怕死不敢进京请罪。”
高句丽战事即将进入决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