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来这港口,主要就是买粮食。所以就先到了粮店。
到了粮店后,店里刚开门,里面的人并不太多。
李氏在铺子里转了一圈,在雅间坐定,侧脸和王妈妈耳语了一番,王妈妈就开口问道:“大米、麦子、蕃麦(玉米)、番薯都是多少钱?”
“大米和麦子现在七两一石,蕃麦、番薯三两一石。量大可以优惠。”小二公道的报了价格。
李氏又和王妈妈低头说了一句,王妈妈就问小二:“怎么今年的粮食价格这么高,这都七月了,南方的大米不是已经收获了么?”
“夫人,您是不知道,今年南方粮食减产的厉害,咱们这也就是番邦和南方的粮食运来,价格才能便宜,越是内陆粮食的价格越贵。现在陕中地区,大米和麦子已经到了十两一石。”
李氏听了,心里也明白是前几年干旱闹的,这次粮食减产,估计也会价格飙升。
再次和王妈妈说了一句,王妈妈就明白了,自顾自的和小二买了粮食,付了钱然后让镖局的人帮忙送回登州府。
蓁蓁看着还得等一会儿,就悄悄的问李氏:“娘,我可不可以在铺子里逛一逛。”
看着李氏点头,她才带着青柳和碧云出了雅间。
粮食铺子里现在已经人来人往,到处都是扛着大包的劳力,蓁蓁也不敢到处走,只能在人少的地方看一看。
突然,她在角落里看见一堆小的袋子,袋子开着口子,里面装着很多种子。
蓁蓁只认识南瓜种子,闲暇的时候当做干果吃过几次。
剩下的种子她却是不认识。
青柳朝着小二招招手,说道:“小哥,麻烦帮忙看看这是什么种子。”
“这种是辣椒,这种是西红柿,这些是白菜,这两个一种是白萝卜,一种是胡萝卜。”
蓁蓁看了青柳一眼,青柳就笑着说,:“小哥,能给我们每种装一点么,我们小姐想回去种着看看。”
小哥自然没有不应的,只当做粮食的搭头,一样给装了二两。
李氏买完粮食,让蓁蓁身边的蔡妈妈和一些三等丫鬟先跟着车队回去了。
然后带着蓁蓁到了李家在这的店铺。
李家在港口的店铺不算太大,但是仓库很大,店铺只是用来收货和展示货品的。李氏在江南那边主要做的就是丝绸和茶叶生意。
番邦来的人用粮食压着船舱,到了最北方的港口才会都卸完,正好在这再装上丝绸茶叶往回返航。
所以李家才会千里迢迢的想要在这里打开商路。
进了店铺,掌柜的是李家的老仆,自然是认识李氏的。
“小姐,你之前让人通知我留的货,我都留好了,三爷说就当是他送小小姐的礼物。”
蓁蓁听了,心里高兴极了,面上还是得维持大家闺秀的样子,站在李氏旁边微笑。
到了店铺内里坐定,小二上了茶后,掌柜的就将盒子拿了上来。
掌柜的一走,蓁蓁就着急的站起来打开盒子。
盒子是三层的,第一层是各种颜色的宝石,种类繁多,交相辉映,蓁蓁左边看看,哪个都喜欢。
第二层,是一些异形珍珠配合各种彩色宝石做成的首饰,运用了大量的浮雕工艺,和传统的首饰并不相同。
第三层是一些宝石做成的魅力头饰和耳环。中间是一套曾祖母绿项链。
蓁蓁一看到这项链,就觉得李氏戴着应该更加好看。
她直接拿起来,给李氏戴上,果然美丽异常。
“娘,这个是舅舅送给你的吧~你戴着这个项链也太好看了。”
“胡说,这些都是你舅舅送给你的。等你过几年就可以带了。”
“那女儿就将它送给你,等母亲回去带上它,保证父亲看的移不开眼。”
看着蓁蓁开心的模样,李氏心里突然就涌上思虑万千。
成婚将近二十年,就得了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但是丈夫决定随侍公公,也是二人商议过的。
只是苦了这个丫头陪着东跑西颠,没了府里的女夫子教导,规矩只学了个大概,内里却成了个皮猴子。
也不知道女儿嫁去王家,会不会受人冷眼。
只求那王慕鸿是个好的,能护住蓁蓁。
正想着,突然听见蓁蓁说:“娘,咱们什么时候回去,能不能出去逛逛。”
李氏点头答应:“吃过午饭就回去了,可以出去逛一会儿。”
说罢,二人带着丫鬟仆从就辞别老掌柜离开了。
蓬莱这,主要的商业街道就两条,呈十字状。
母女二人走走停停也有意思的很。
蓁蓁在小摊子上买了一些糖人,糖葫芦之类的零食,让绣桃和绿玉拿着,只等一会儿回到宅院再品尝。
其他的小饰品之类的确是一个也没买,这边的东西可是比登州府的贵一点。
蓁蓁买东西李氏可是一点也不管,用的也是蓁蓁自己的银子。
虽然不算太多,但是李氏为了让蓁蓁会管账也是给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