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餐馆通古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89章 反间计
    刘邦笑呵呵的说道:“此为反间之计也。”

    王莽茫然的挠挠头:“反间计?这不是吧?

    反间计不是策反敌方探子之后让敌人陷入内部矛盾吗?”

    任小天笑道:“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

    反间计最早出自《孙子兵法》的用间篇。

    该计共有两种形式:诱使敌方间谍为己所用或散布谣言破坏敌方信任。

    三国时周瑜故意让蒋干盗书,诱使曹操为其蒙骗杀死蔡瑁、张允二将就是反间计的例子。”

    曹操听后一脸的黑线:“小天你可别乱说,吾什么时候杀了他们二人了?

    蔡瑁张允二人可还活的好好的呢。”

    任小天摆摆手:“我说的是《三国演义》里的桥段,和现实中的老曹你没关系。”

    曹操撇撇嘴嘀咕道:“你这家伙又拿演义当正史。”

    王莽恍然大悟道:“哦,我明白了天儿哥。

    你是想让带英的探子从咱们这儿获取虚假的情报对吧?”

    任小天微微点头:“然也。

    不过他们也不算是获取虚假的情报吧。

    毕竟将百姓从广州城中撤出,这是实打实的事情。”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带英人见广州守军不战而退必然中计。

    追亡逐北的机会,亮料他们不会错过。

    只要他们入得广州城,届时就由不得他们了。”

    要说论起战场计谋,华夏人当得起西方人的老祖宗。

    诸葛亮等人料定带英人贪婪成性,绝对不会错过这个掳掠的机会。

    诸葛亮随即转向林则徐说道:“还有一件事要劳烦林大人相助。”

    林则徐立刻拱手:“不敢言劳烦,诸葛武侯但讲便是。”

    诸葛亮微笑道:“林大人携民出城之后,只需退到安全地带即可。

    然要立刻将带英安插的探子尽数擒获,以防消息走漏。”

    林则徐马上答应下来:“本官早已探明城中细作。

    届时只需雷霆之势将他们擒拿即可。”

    诸葛亮点点头:“那就再好不过了。”

    随即林则徐脸上闪过一丝为难:“只是尚有一事...”

    任小天笑道:“有什么困难,林大人但讲无妨。

    莫不是广州百姓难舍城中产业,因此搬迁有难度?”

    林则徐摇摇头:“这事本官倒是不担心。

    若是带英大军压境,百姓自然明白何者为重。

    真正让本官忧虑的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关大人。”

    任小天恍然。

    关天培作为死守虎门炮台,最终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

    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防区而后撤。

    林则徐虽为两广总督,名义上节制关天培这位水师提督。

    但关天培毕竟掌握军权,他要认死理不撤军的话,林则徐拿他也没办法。

    任小天轻笑一声:“这个好说,林大人可以给关大人写一封信邀他来此。

    届时劝说关大人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林则徐一时也想不到其他办法:“也只好如此了。”

    “对了,林大人,刚才忘了问你了。

    现在是道光二十年何月何日?”

    任小天来时只是通过系统来到鸦片战争爆发之前。

    但具体时间系统却未指定。

    林则徐愣了一下说道:“今日为道光二十年五月十九。”

    任小天口中算了算:“五月十九,距离英军抵达广州的五月廿九(1840年6月28日)还有十天。

    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不过也不是很充裕了。

    林大人,咱们必须要加快一些进度。”

    林则徐表情凝重的颔首道:“本官这就写信于关大人。”

    如果劝说不动关天培,也就无从谈起撤军之事。

    林则徐不敢怠慢,立刻来到书桌之前。

    雍正亲自上前给他研墨。

    林则徐拿起尚未写完的奏折,表情复杂的看了一眼。

    最终长叹一声放入了身后的书架上。

    他已经从任小天处得知了大战前后的所有事情。

    这封奏折即便是快马加鞭赶在带英人来之前送到京城。

    也只会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信。

    林则徐快速写好了一封信,盖上自己的印鉴。

    “本官这就让人把书信送往关大人处。”

    林则徐对任小天说完一句话,随即推门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不多时他返了回来。

    “事情紧急,微臣这就要去府衙处理百姓迁移之事。

    若列位先帝不嫌弃,可暂时在微臣府中住下。”

    林则徐来不及擦去额头汗水,便对康雍乾三人说道。

    康熙摆摆手:“军情紧急,你自去便是,不用管朕的事情。”

    林则徐应了一声后立刻冲出了房间。

    待到林则徐离去,众人在他书房中各自找地方坐了下来。

    乾隆随手拿过一件林则徐亲书的文章。

    “点画刚劲,浩气十足,锋锐而正。

    没想到林则徐还擅长书法啊。”

    乾隆啧啧称奇道。

    “其中以欧楷(欧阳询)为根基,辅以柳楷、颜楷之笔法。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