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乱云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青芒斩金
    良马赠知己,宝刀赠英雄。

    高旭正在疑惑,转眼见到公孙康正看着自己微笑颔首,不禁恍然大悟。

    这位身份已明的太守之子,不知是怎样说动了其父公孙度,做出如此大手笔的慷慨赏赐。

    须知此时单单是百炼宝刀,其价值便是至少数以十万钱计,更不消说附带着骏马貂裘了!

    想昨日二人并肩纵马驰骋之际,一句随意的快马轻裘意气风发,竟然收获了如此意外之喜!

    宜之兄啊,宜之兄,诚可谓用心良苦!我当初要是即兴吟诵个亭台楼阁、阑干拍遍,你还能让令尊大人送我个雕梁画栋的园子不成?

    高旭正没心没肺地胡思乱想,便听见公孙太守“无微不至”的关切之语。

    然而这一句看似嘘寒问暖,真的是对我等体恤入微?

    昨夜驿馆之中发生之事,并非神不知、鬼不觉,公孙太守已然得知此事。望平城内如此的戒备森严,若是不知,反而是太守本人面临的大麻烦。

    此时的点到即止,就是一种试探。

    既有如此诚意,我便投桃报李!高旭淡然一笑,自怀中掏出了那张羊皮卷。

    “昨夜风寒雨冷,幸有驿馆照应周全,多谢太守关怀备至。”高旭不着痕迹地回应,顺带赞了一句胖驿丞。

    “靠山屯遇袭当天,尚缴获一张羊皮舆图,晚生请献公孙太守一观。”高旭捧着羊皮舆图双手奉上。既已赐爵在身,由民而士,从此后再不必见官卑称“小民”。

    “辽东郡的边塞关要、大小路径,俱在此舆图之上。”

    至于高句丽从何得到此舆图,还有图上标注汉字出自何人之手,显然不再是我的份内之事。

    有侍卫上前将舆图接过,转呈太守公孙度。

    展开的舆图有刀痕,有血渍,两侧文武在侍卫经过时,都能清晰看见舆图所绘,而其上所注蝇头小楷,牢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高句丽犯境探察,有舆图并不奇怪,可令人震惊的是,这明显是一份汉人所绘的舆图!

    两侧文武盯着那份舆图,目光闪烁不定,各有计较在心头。

    而公孙度却波澜不惊,粗略扫了一眼手中舆图后,将之随手搁置一旁,似乎此物无足轻重。

    事实上,公孙度内心正欣喜若狂:正愁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出自谁的笔迹,此时还重要吗?

    辽东郡内,果然有奸细里应外合!有此证物在手,我说是谁便是谁,大可就势清除异己、斩草除根!

    这少年,果然是颇有心机,若非我今日以诚相待,恐怕这舆图便不会献出吧。

    今日的格外赏赐之举,其中诚然有公孙康强力引荐的考量,实际个中缘由,却是因昨夜发生在驿馆之事。

    对手之间的暗中较量,彼此出招,多在无言中。

    局外之人尚不知,争斗较量的双方,悄无声息间,经常已是你来我往地出手过招了若干个回合。

    真正待到摆上桌面之际,便是彼此再无回旋余地的尾声,只分生死存亡。

    此时在手面上比对起来,辽东太守光明正大的论功行赏,于声势上便占了优,而此番不惜血本的赏赐,已是稳操胜券。

    单是那柄百炼宝刀,其价值便胜过两枚大汉金饼多矣。除了人皆有之的争强好胜之心,太守公孙度更是要借此举,与田氏一族针锋相对!

    身为辽东太守,手握雄兵数万,仓廪丰、钱粮足!某公孙度如今再不隐忍!尔等蝇营狗苟之辈又当如何?今日还将长子公孙康自边军召回,公然立在郡府堂前,曾百般羞辱于我的世家豪门,此时又当如何?

    隐忍至今,今日狠狠出口恶气,果然是分外舒爽!

    如今有这份舆图的意外之喜!则大势已成,一切尽在掌握!

    公孙度端坐榻上心思电转,面露淡淡笑意,泰然自若地观望堂中诸人的各种神情,其中不乏机敏之人,怕是已经琢磨出了几分不一般的味道。

    此时有两名顶盔贯甲的侍卫,甲胄刀佩碰撞轻响,各自捧着宝刀和貂裘来到堂前。

    宝刀威武,貂裘华贵。

    “此刀百炼,名曰青芒,匠造耗时三年所得。长四尺六寸八分,重四斤二两。”

    (历史各时期尺度斤两皆有所不同,汉尺一尺为0.231米,时称“三尺青锋”即指剑锋长69-70厘米,加上剑柄二十余厘米,整体约一米长,与相关考古发现及古籍考证一致。汉时称某人身高八尺,实际约为现在1.85米。)

    (汉斤为十六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东汉一斤不足现代斤两的一半。所谓八十斤大刀之类的说法,不考虑演义成分,即便按实际重量算也不足四十斤。)

    公孙度再度开口,沉稳之间不显喜怒,言辞并无明显起伏,向众人一丝不苟介绍宝刀详尽,颇令军师阳仪诧异。

    以往持之以礼亲身恭迎中原名士是一回事,那是刻意以谦恭招贤纳士的姿态。可府君从未曾如此耐心细致地对待一介草民,尤其还是个来自僻远山林的未冠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