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这里肯定有不少好东西。
现在是晚上十点半,她暂时还不能离开。
外面有巡查队的,被抓住就麻烦了。
再加上,黄春静还没有醒,她背着她,也没有那么轻松。
既然如此,那就在这里待一会儿,起码等到天亮了再说。
如此,她也没有闲着。
这个西屋,炕上地下都是好东西,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花瓶、摆件,都有年代感,但不是什么古董。
用来装饰,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个座钟,也没有放过,全部收进空间。
地上还有一套红木桌子,以及一套吃茶的工具,瓷质不错,她都收了起来。
后面,可以通通拿去废品站。
这些弄完了以后,又把目光放在了炕柜上面。
这里的装修,跟普通人家的一样,都是炕上放上炕柜。
只不过,这个房子里面,居然有两组。
并且,炕也是真的大。
她也没有客气,直接开始了扫荡模式。
上面的被褥就算了,给她都嫌弃。
底下,居然还放了不少书。
没想到,这人居然还有这个爱好。
拿起来仔细一看,都是一些没营养的。
不过,还是要拿走的。
另外,再往下面,是三个大抽屉。
左个放的都是日常用品、煤油、两包蜡烛、五盒火柴、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
右边那个,里面居然全部都是香烟,各种各样的,粗、细都有。
居然,还有三盒子雪茄。
这可是国外来的东西,就算是陈家在寿松县权利大,也不至于有这些东西吧。
真是匪夷所思。
来不及多想,先把东西收走再说吧。
中间那个抽屉,是上锁子的。
她也没客气,拿着刚才的那把斧子,直接暴力破开了。
里面有两个本子,上面写着一些东西,最后面的居然是这次卖粮食的明细。
“天呐,这陈家可真是牛啊!”
季书音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实在是上面的数量,有些惊人了。
别的不说,那上万斤的粮食,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有的。
就算是一家四个壮劳动力,每天都上工,换成细粮。
一年下来,也不过百余斤的样子。
他们这一出手,就是三万六千斤,来源绝对是个问题。
陈宝生是个小喽啰,主要靠着他姐夫魏队长,才能有现在的地位。
那他很有可能,就是那边销赃的帮手。
人家不方便出面,这些事情,就让他这个小舅子代劳了,也是正常的。
至于,魏队长上面还有没有人,就另当别论了。
再一个,贪墨这么多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
再往前看,每一年都是有记录的。
这魏队长和陈家,是自己作死啊!
陈宝生也是没头脑,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在这里。
不过,也能从侧面说明,这个房子于他而言,就像是根据地一样。
而她,就能拿到更好的东西。
有了这么大基数的粮食做媒介,那她上次在黑市上看到姓陈的,也就能解释的通了。
把账本收了起来,继续看下面。
没想到,他收藏的东西,还真是不少。
炕柜底下,居然有三个箱子。
第一个,都是一些瓶瓶罐罐的,她从小耳濡目染,也能看出来一些门道。
陈宝生肯定是当成古董收起来的,怎么说呢,真假参半。
第二个箱子,里面有些奇奇怪怪的摆件,不过都是玉石一类的,应该是很受重视。
有几个,还单独装了小盒子。
最后一个箱子里面,是她想要看到的,除了一些物资之外,还有不少钱和票。
林林总总算下来,估计有七八千块的样子,都是大团结,数量是很惊人的。
票据更是五花八门,除了日常吃、喝、用的,居然连自行车票、电视机票、缝纫机票等等稀有的票据都有。
看来,自己这次真是歪打正着了。
另外一组炕柜里面,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就在底下发现了不少布料。
花花绿绿的,看着可不像供销社里面的普通货。
等下,季书音摸着一块缎面的料子,陷入了沉思。
这个好像是苏城特有的,因为珍贵,市面上很少流通。
上次在城里遇到了陈宝生姐弟,难不成就是去弄这些东西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肯定不止粮食这一条来钱的路子。
从那么远的城市,拿东西回来,可见生意做得大。
自己对陈家姐弟的开发,不足十分之一。
惊讶归惊讶,拿走还是要拿走的。
紧跟着,又去了堂屋,这里面就没什么特殊的了。
桌椅板凳什么的,也就没有必要了。
去了旁边的东屋,这个屋子里面,居然一点家具都没有,只有一铺炕。
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
她的目光,一直落在正对面的一幅画上面。
那是一副简单的年画,连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