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不做替身后,全京城权贵都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让她给舞姬奏乐
    红衣穿不好便俗气了,在世宁郡主身上,却与她张扬的眉眼相得益彰。

    那日接风宴上不曾出现过。

    想起方才婢子进来通传时的称呼,苏雪衣跟着唤了声“郡主”。

    世宁郡主分神看苏雪衣一眼,忽然蹙眉。

    “你院中下人这是什么打扮?”

    苏雪衣侍奉容音是一回事,身份毕竟在这里,不可能跟寻常婢子一般打扮,看着就格格不入。

    “胡说什么,小姐父亲在朝为官,可不是婢子。”

    容音嗔了世宁郡主一眼。

    两人说笑间,容音将苏雪衣来做伴读的事情说了。

    “原来如此,可你毕竟也是有出身的,现在这……样子,是否媚上了些?”

    “若是朝臣都不以政绩为先,而是让子女来走歪门邪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顶帽子扣得太大,苏雪衣不敢认。

    “郡主容禀,臣女——”

    “既然出身不差,可会抚琴?”

    世宁郡主忽然发问。

    “学过,不敢称会。”

    苏雪衣不明所以,没把话说满。

    世宁郡主浅饮了一口已经晾凉的茶,丹凤眼睨着苏雪衣。

    “那本郡主就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抚琴能让我满意,我就让父亲替苏家美言几句,如何?”

    不如何。

    苏雪衣心里翻了个白眼。

    亏得世宁郡主说得冠冕堂皇,她还以为这是个正得发邪的人物。

    结果不出三句就暴露了真实嘴脸。

    心中腹诽着,苏雪衣答话一丝不苟。

    “郡主听过的佳音无数,臣女不敢卖弄,便是您方才之言,为官之道,当以百姓为先,臣女来,是为孝道,父亲开口,臣女不得不从,却不敢以己之身干涉朝事。”

    “康远侯清名在外,若是轻易帮臣女父亲开口,岂非惹人非议?”

    “牙尖嘴利。”

    世宁郡主斥了声,不再弯弯绕,“本郡主今日偏要听你抚琴,你敢拒绝?”

    “郡主有言,臣女自当遵从,只是当下无琴可用,不如改日……”

    “我有。”

    容音一个眼神,婢子立刻去取。

    眼见今日躲不过,苏雪衣回想着练过的琴谱,心里有些没底。

    世宁郡主明摆着来者不善,恐怕不管她谈什么,都会被挑刺。

    上好的琴摆在眼前,苏雪衣试了试音,清越如彩凤轻鸣。

    随着对琴弦的拨动,苏雪衣脑海中已经有了最合适的曲子。

    她朝着容音与世宁郡主示意,敛袖坐在琴前。

    随着琴音渐入佳境,一道身影轻灵跃入,手腕脚腕都用红绳系着银铃。

    她看见抚琴的苏雪衣,跟随乐曲舞动身躯。

    银铃声入耳,苏雪衣抬眸,才看见厅内多出一人。

    赫然是舞姬的打扮。

    竟是让她给舞姬奏乐?!

    苏雪衣贝齿紧咬,指尖错漏一拍。

    失态只是瞬息,苏雪衣很快继续抚琴,细听却没了方才的心境。

    琴音渐弱,上首有人开始击掌。

    “苏小姐当真谦虚,这一曲彩凰月技艺纯熟,让人叹为观止啊。”

    “只是前有‘曲有误,周郎顾’,苏小姐今日曲误,是想传入谁耳中?”

    世宁郡主面上带笑,眸中却是一片冷冽。

    满城皆知她对沈煜有意,苏雪衣身在太子府,行事却这般张扬,只是让她抚琴而已,故意这般作态是要如何?

    苏雪衣同时想起听见过的议论,忙伏身赔罪。

    “臣女绝无他意,只是听琴音清越,下意识想起这曲谱,请郡主恕罪。”

    “果真是小家子做派,上不得台面。”

    世宁郡主剜了苏雪衣一眼,直接对容音道:“我听说你回来,快马加鞭从外祖家赶回来的,今天实在扫兴,改日你来侯府,到时我好好招待你。”

    说罢,竟是连开口的机会也不给容音,直接离去。

    脚步声逐渐远去,容音的脸色也彻底沉下。

    “苏雪衣,本宫还以为你是个安分的,合着这些时日伏低做小,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你父亲让你来,究竟是让你借机美言几句,还是让你借机爬床?”

    容音起先并未想到这一茬,是世宁郡主的话让她想到另一种可能。

    或许苏雪衣来太子府确实是苏父的要求,却未必没有更长远的打算。

    看着低眉顺眼的苏雪衣,容音只觉得她面目可憎。

    “滚下去!”

    苏雪衣想要辩解,可容音误打误撞说出的正是苏父的打算。

    隔日,苏雪衣再去见容音时,就被拒之门外。

    “本宫身边容不下你这样的,收拾东西滚吧。”

    容音的声音隔着门传入耳中。

    苏雪衣垂在身侧的手松了又紧。

    “公主,臣女并无攀龙附凤之心,旁的不提,只臣女这张脸,便与太子殿下绝无可能,不是吗?”

    “您远嫁和亲,殿下感怀兄妹之情,对臣女多了一份照付,臣女感激不尽,也不敢因此生出其余心思。”

    “您若是不信,臣女便以死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