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4章 帝王旧梦的余温
    梅妃,本名江采苹,岭南人士,出身杏林世家。不仅姿容绝世,更兼文采斐然,尤善歌舞。其性高洁,不与众妃争宠,深得李隆基欢心。

    在其得宠之时,因酷爱梅花,四方竞相献梅,蔚为一时风尚。

    自杨贵妃入宫,梅妃恩宠渐衰。李隆基虽风流多情,对杨贵妃宠爱有加,却也不曾忘却梅妃。

    一次私会时被杨贵妃撞破,盛怒之下将杨贵妃逐出宫门。然终究难舍,不久又将其召回。自此,杨贵妃对梅妃百般打压,李隆基无奈,只得将梅妃打入上阳东宫,从此不再过问。

    此刻,李隆基抬头四顾,才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上阳东宫。原来在心神恍惚之际,脚步已将他带到了这处冷宫。

    梅妃闻讯赶来相见,久别重逢,两人相对无言。

    梅妃泪如雨下,凝望着李隆基,前尘往事涌上心头,更添几分悲戚。

    李隆基望着眼前人,满心愧疚。当年为杨贵妃之故,将她打入冷宫,实非本愿。如今再见,竟不知从何说起。

    “梅妃,这些年...可还安好?”李隆基踌躇半晌,终是开口问道。

    “陛下还记挂着臣妾...”梅妃闻言,只当帝王旧情未改,更是激动难抑,哽咽道:“蒙陛下垂询,臣妾一切都好。”

    “当真?”李隆基环顾四周,只见宫室萧索,侍奉的尽是些老迈宫女,哪里称得上一个“好”字。

    “当真,当真。”梅妃连连点头。

    这些年来,她饱尝人情冷暖。被打入冷宫之人,谁还会给好脸色?就连洒扫的杂役都敢对她颐指气使。可此刻能得君王一顾,便觉此生无憾。

    “唉!”李隆基长叹一声,轻拍梅妃肩头:“你且保重。朕会吩咐人好生照看你。”

    并非他薄情,实是无颜久留。当年为杨贵妃之故冷落梅妃,如今又与杨贵妃反目,这般尴尬,让他一刻也不愿多待。

    梅妃何等聪慧,岂会不明就里?当即盈盈下拜:“臣妾谢过陛下。恭祝陛下平定吐蕃,建不世之功!”

    “你...都知道了?”李隆基略显诧异。在这冷宫之中,她竟也知晓朝堂大事?

    “陛下说笑了,这可是大唐盛事,天下谁人不知?”梅妃掩唇轻笑,眼波流转间依稀可见当年风姿,“连三皇五帝、秦皇汉武都未能征服的吐蕃,如今被陛下平定,大唐儿女谁不欢欣鼓舞?就连这里的杂役们,听闻喜讯都吵着要庆贺呢。”

    “哦?”李隆基来了兴致,“你们是如何庆贺的?”

    “回陛下,”梅妃眉眼含笑,“我们聚在一起饮酒歌舞,其乐融融。”

    “其乐融融?”李隆基眉头微蹙,“梅妃,你在这里想必受了不少委屈,他们怎会与你同乐?”

    这本是梅妃诉苦的良机,她却莞尔一笑:“陛下多虑了。如此普天同庆的日子,谁会扫兴呢?”

    “你还是这般不与人争。”李隆基叹息,“若有委屈,尽管告诉朕,朕为你做主。”

    梅妃怔了怔,这些年受的苦楚确实数不胜数,却只是轻轻摇头:“臣妾过得很好,让陛下挂念,实在不安。”

    “走,去你住处看看。”李隆基忽然改了主意。多年未见,那份旧情涌上心头,他想为这个曾经深爱的女子做些什么。

    “陛下要去臣妾住处?”梅妃难以置信。这样的奢望,她曾在梦中祈求过千万次,却从不敢想会成真。只要杨贵妃得宠一日,她就永无翻身之日。

    “嗯。”李隆基握住梅妃的手,那柔荑依旧细腻,却冰凉得让人心疼。梅妃止不住地颤抖,不知是激动还是寒冷。

    “梅妃,你病了?”李隆基关切地问。

    “臣妾很好。”梅妃强忍泪意,“陛下愿去臣妾住处,臣妾...很幸福。”

    李隆基心头一酸,这些年确实亏欠她太多。他揽住梅妃的纤腰,那熟悉的触感让他心头一热。正要迈步,却听见屋内传来争吵声:

    “这件值钱的归我!”

    “明明是我的!”

    “今晚庆功花了不少银子,自然要从那贱人身上讨回来!”

    这刺耳的话语让李隆基勃然变色。他猛地推开门。

    屋内十余名杂役正翻箱倒柜,将梅妃仅存的珠宝首饰尽数收入怀中。珠光宝气映照下,一张张贪婪的面孔显得格外狰狞。

    帝王龙颜震怒,眼中杀机毕现。梅妃虽被打入冷宫,却仍是他的妃子,岂容这些贱婢如此欺凌?

    “哪个不长眼的......”一个杂役刚要呵斥,待看清来人,顿时面如土色,“陛...陛下!”众人慌忙跪地,额头抵地,浑身抖如筛糠。

    李隆基目光如电,扫过众人怀中鼓鼓囊囊的珠宝。那些熟悉的物件,都是他当年亲手赐予梅妃的定情之物。怒火更炽,他厉声喝道:“好大的狗胆!来人,拖出去斩了!”

    杂役们魂飞魄散,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口。

    “陛下开恩。”梅妃深吸一口气,尽管这些年受尽欺凌,她依然保持着那份与生俱来的良善。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