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8章 以食为饵
    吐蕃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不绝。

    白日里,饥饿的平民如行尸走肉般前赴后继;每到换防时分,墀德祖赞便亲率禁军发起排山倒海般的猛攻。

    唐军虽在增援部队的协助下固守营寨,却也渐感力不从心。

    转眼已鏖战一昼夜,吐蕃人的进攻竟无片刻停歇,仿佛不攻破唐营誓不罢休。

    更令人心惊的是,饥饿已让吐蕃人开始同类相食。城外堆积如山的尸体,竟成了他们维持战力的食粮。

    这般疯狂之举,使得吐蕃军队的战力短期内竟不见衰减,这对箭矢即将告罄的唐军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哥舒翰深知事态危急,连夜召集众将议事。

    帅帐内,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眉头紧锁:“诸位,我军箭矢即将耗尽。若无良策,就不得不与吐蕃人正面决战,届时必将折损数万将士。”

    众将闻言皆面露忧色。他们苦心经营至今,就是为了避免与困兽犹斗的吐蕃军正面交锋。

    李平西却突然笑道:“监军大人不是早有妙计?”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乾身上。

    然而这次,李乾却无奈地摊开双手:“我原以为吐蕃人终会饿垮,却低估了他们的疯狂。竟以人肉为食...这确是我始料未及。”

    帐中顿时一片沉寂,唯有帐外吐蕃人的喊杀声隐约可闻。

    人肉充饥,这本是令人毛骨悚然、作呕发指之事。

    然而在饥饿的驱使下,吐蕃人竟真的踏过了这条人性的底线。城外堆积如山的尸体,成了他们唾手可得的“粮仓”。

    放眼望去,战场上白骨累累,那是被啃食殆尽的人骨。

    更可怕的是,食人之风在吐蕃军中愈演愈烈。起初只有少数亡命之徒敢下口,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士兵在饥饿的折磨下,也加入了这场人肉盛宴。

    李乾原先的判断彻底落空了。有了“人肉军粮”的支撑,吐蕃人不仅不会撤退,反而愈战愈勇。

    “唉...”众将不约而同地长叹。

    他们都明白,李乾此前的判断本无差错,只是谁也没料到,饥饿竟能将人逼至如此地步,让堂堂战士沦为茹毛饮血的野兽。

    “实在不行,就趁我军尚有余力,与吐蕃决一死战吧。”郭子仪眉头紧锁,在额间刻出一道深深的“川”字纹,“眼下我军箭矢尚存,列阵决战尚能减少伤亡。若等箭尽弓折之时再战,后果不堪设想。”

    这番话确有道理。唐军战阵之威,全赖弓弩之利。若无箭矢,再精良的弓弩也不过是摆设。

    “此计虽可行,但还未到山穷水尽之时。”李白摇头反对,“不如派些人手去回收箭矢。那些被我们解救的奴隶兄弟,定会鼎力相助。只需派兵护住他们即可。”

    自从被唐军解救,那些奴隶日夜盼望着报恩的机会。若唐军开口,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此计甚妙!”李光弼击掌赞同,“先回收些箭矢,再坚持几日。吐蕃人这般茹毛饮血,迟早要染上恶疾。到那时,才是我军真正决胜之机。”

    人肉虽可果腹,却极易致病。李光弼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对此再清楚不过。

    “看来,只能如此了。”哥舒翰无奈长叹,他实在不愿提前与吐蕃决战。

    “若能再削弱吐蕃几分...”郭子仪话到嘴边又咽下,这终究只是奢望。

    就在哥舒翰准备下令之际,李乾突然开口:“且慢!我有一计,既可削弱吐蕃战力,又能节省箭矢。”

    “哦?”众将眼中顿时燃起希望之火,齐刷刷望向李乾。

    “监军快说!”急性子的李平西第一个按捺不住。

    “就是,快说快说!”众人纷纷催促。

    李乾压低声音,娓娓道来。这计策说来简单,却让众人恍然大悟。

    “这...能成吗?”李平西仍有些迟疑。

    “必成无疑!”哥舒翰、郭子仪等人异口同声赞叹:“监军此计,当真妙绝!”

    “哪里是什么妙计,不过是明摆着的道理罢了。”李乾依旧谦逊。

    “计谋本就不在复杂,难的是捅破那层窗户纸。”哥舒翰竖起的大拇指几乎要戳破帅帐:“就这么办!”

    很快,军中所有擅长烤肉的士兵被召集起来。

    哥舒翰亲自训话:“你们的任务就是烤肉,要烤得香飘十里!烤得好的,按杀敌记功!”

    “大帅,是要摆庆功宴吗?”士兵们喜形于色:“我们一定烤得让大帅和监军回味无穷!”

    “不是给我们吃,”哥舒翰冷笑摇头,“是给吐蕃狗吃。”

    “给吐蕃狗?”士兵们面面相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错!”哥舒翰斩钉截铁:“好好‘款待’吐蕃人。若是烤得不够香,军法处置!”

    士兵们虽满腹不情愿,却不敢违抗军令,只得架起烤架开始烤肉。

    不多时,浓郁的肉香便随风飘散,勾得人食指大动。

    “赞普,唐军又要换防了,这次我们定要攻破敌营!”大论单膝跪地请命:“请让臣率军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