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8章 迅猛发展
    高丽使节回国后,自然免不了被高丽王大骂一顿。

    如今北有华国,南有耽罗,西有镇海,东有东瀛,可以说四面楚歌。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国力不如人,只能苟且偷生。

    他也不傻,看杜猛的布局,只怕他高丽也逃脱不了被覆灭的那日。

    打又打不过,他只希望这个日子来的慢一些,别让自己成为亡国之君就行。

    不管了不管了,爱咋咋地吧!

    说实在话他真的是管不了了。先前杜猛在新义州那边不是得了几片地么?他们的政策太好,导致周围的人不断的去投靠他们,围绕他的田庄如今已经有数万人了。

    而华国方面也没有手软,直接就收购附近失去佃户的那些地主的土地。

    那些人就算不愿意,也不得不屈服于他的淫威。如今他的几处田庄早就连成一片,占地足有十几万亩。

    而且这还不算,还在跟滚雪球一样继续扩张着。照这个情形看,要不了几年,整个新义州只怕就要变成他的领地了。

    问题是你还不能说,更不能打!要是真的起了战端,只怕是那边求之不得的。

    他可太了解杜猛的做派了。你就不能给他借口,不然他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吓。

    其实他现在是多虑了。杜猛如今没有对付他的想法。高丽国山多地少国弱民贫,他可不想攻打这样的地方。

    没什么利益也就算了,养这么多人还浪费他的精神和粮食。

    如今他占据的地方,还只有辽河以及松花江一带,更远处的嫩江和牡丹江还没有划入版图,更别说三江平原以及更下面的滨海平原了。

    这里的地皮,他再移民百万都不够啊!

    这里必须把人口给充满了。只有有足够多的人,未来就算国势衰败,也能出现仁人志士再把这里夺回来。

    这也是杜猛要把耽罗岛弄到自己手里的缘故。

    将来从大陆吸收到的移民,可以从镇海出发,在耽罗修整,然后沿高丽东海岸前行,最后抵达图们江口附近的海湾。

    这就是杜猛的下一个十年计划,把这边的海岸的人也补充起来。

    至于说从大陆移民,窦佑维会不会反对?这个问题他们也探讨过。

    其实对于虞国来说,如今的土地虽然释放出来一些,但相对于人口来说还是不够多。

    所以杜猛能帮他消化一部分人口,他其实是不介意的。

    甚至他还跟杜猛达成一个口头协议。在中原那些人口大县里,他可以去招募不超过当地人口十分之一的数量。

    如今来辽东,已经不是穷苦人家无奈的选择了。许多人口多的人家,也愿意把孩子们分出来,让他们去外地过上好日子。

    来辽东之后官家白给每人二十亩上好的土地,五年不收税,五年之后也才收二成的税。

    每人二十亩,还不分男女老幼,谁都可以。

    那带上老婆孩子去了就有上百亩的地,那可太爽了。别的不说,只要局势稳定那就是百年基业。

    于是很多人扶老携幼来到镇海坐船,前往远方幸福的天堂。虽然坐船对他们来说是个危险的事情,但上面也跟他们说了,坐船只是为了方便快捷,其实那边跟内地是相通的。

    等他们将来发达了,就能赶着马车拖家带口回老家探亲。

    这些人也不是乱说,他们会拿出地图给这些移民看,告诉他们目的地在哪里,离辽阳多远,离京城多远,离他们老家又有多远。

    他们见确实有陆路可通,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而经过二十多天航行,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等站上那片平坦广袤的土地之后,当带队的人对着他们喊道:“都来看,这就是你们以后的家了!”

    有些年纪大一点的人,蹲下身子抓了一把黑黝黝的泥土,而那些土入手之后一攥之下,几乎要沁出油来。

    “这可是插根筷子都能发芽的好地呀!”那些种地种了几十年的老农民,一个个眼里泛着泪花。

    “太好了,以后这地就是咱们的了!”

    虽然眼前什么都没有,但远处的山里有树,河边满是茂密的芦苇,想建个房子还是容易的。

    跟着领头人找到合适的地方。每家人的能分到两亩大的宅基地,房子要大家互相帮忙自己盖。山上的树可以砍,但砍了多少,回头就要栽种上小树苗,不能把山给砍秃了。

    这里的树,不但要管着眼前,也要留给子孙后代才行。

    这里来的带头人,就是他们将来的村长,他负责安排这里一切建设。

    他知道这些人的秉性。虽然说这些人也淳朴,但有时候也会斤斤计较,甚至还有点小恶毒。

    所以他必须在这里主持着,给他们划下宅基地不算,还得看着他们把界桩都立好了,签好契书。

    另外村外的土地的分派也是个技术活。远了近了,肥了瘦了,这都需要协调好。

    总算这批人对村长还很敬畏,又见他主事公平,也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而且现在没有收成,粮食还需要他们送过来,所以在恩威并施之下,这里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等下一批人在二十天后过来,这第一批寨子已经基本成型。

    不但这木房子建起来了,就连地都开垦出好些来了。

    看着眼前的一切,后面来的人羡慕不已。“这日子过得太好了!”

    “只要你们愿意干,一个月,你们也有这样的好日子。”

    每一批移民都在二千人左右,这一年下来,就送过三万多人过来。

    等到秋天,这里就产出了粮食。有的人还看这里的狍子,野鹿又多又傻,另外野猪更是横冲直撞,毁了好些田地。

    于是他们又组织护田队,专门打野猪。因为村长说了,狍子和野鹿可以打,但不能往死里打,打大的留小的,要保证长久能捕猎才行。

    “陛下真是好人,连野物都舍不得伤害,太心善了。”

    “就是,陛下这样想着我们,我们可要好好干才行。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对不起他老人家。”

    于是到了冬天的时候,他们还专门打了鹿和狍子,捕了鱼做了腊肉腊鱼,想送给陛下做礼物。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