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0章 给予严重警告处分一次
    半个月后。

    省政府大楼比省委党校招待所肃穆得多。

    门口的警卫检查了证件,目光在郑仪脸上停顿了两秒,才抬手放行。

    楼里的暖气很足,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脚步声都被厚厚的吸音地毯吞掉。

    走廊里穿着制服或便装的工作人员步履匆匆,没人多看这个穿着半旧羽绒服、头发微乱的男人一眼。

    接待他的还是那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表情依旧是平板的公式化:

    “郑书记,请跟我来,徐省长在等您。”

    这一次,是通往省长办公室的专用电梯。

    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他们两人,年轻工作人员站得笔直,目不斜视。

    数字跳动得缓慢。

    厚重的实木办公室门推开时,徐志鸿正在打电话。

    他没坐在那张宽大气派得能当床的办公桌后面,而是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门,手里拿着话筒,声音不高,但很沉:

    “……嗯,态度要鲜明……该处理的必须严肃处理……但也要看到深层次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个人的错误……好,就这样。”

    他挂了电话,转过身。

    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不出电话内容带来的情绪。

    目光落在郑仪身上时,和那次在家中书房一样,带着一种审视后的平静。

    “坐。”他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两张单人沙发。

    这次没有茶水。

    徐志鸿自己也没坐回办公桌后,就在郑仪对面的沙发坐了下来。沙发很舒适,但此刻坐上去,却有种悬空的压力感。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开门见山:

    “处理决定,省委会已经通过了。”

    徐志鸿的声音没有任何修饰,清晰地砸在安静的办公室里。

    “关于青峰县庆祥煤矿‘12·7’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省联合调查组报告,经过反复核实,青峰县委书记郑仪同志,在任期间,对该县安全生产领域监管不力、政策穿透不足负有重要领导责任。”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郑仪脸上。

    郑仪的脸上没什么波动,像是早已在心底预演过无数遍这个判决。

    “处理决定: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一次。”

    徐省长说完这句话,停顿了几秒,似乎在给郑仪消化这“严重警告”四个字的时间。

    “基于当前情况,”

    徐省长继续道,语气没有什么波澜。

    “你暂停履行县委书记职务的决定,即日解除。”

    解除暂停,不算意外。

    “下一步工作安排,”

    徐省长拿起杯子,却没有喝,只是用手握着,感受着那份温热。

    “省里考虑,调你回省城工作。暂时安排在省委政策研究室,担任政策研究员(正处级待遇),参与相关调研工作。”

    研究员。

    正处级待遇。

    这意味着,他不再是主政一方、手握实权的县委书记,变成了一个拥有级别、但暂时没有明确领导岗位和实际职权的“闲散”人员。

    一个处于“待分配”、“反思学习”状态的干部。

    一个在重大挫折后,被从风暴眼边缘安置起来的……观察品。

    没有意外。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没有一撸到底,没有开除,还给了台阶。

    “这个岗位。”

    徐省长似乎看穿了他的念头,补充了一句,语气平淡却有力。

    “清静,也适合多看看,多想想。青峰这次,教训太深。把里面的道理想透、弄明白,比急着跳回火线上更重要。”

    他放下杯子,目光变得深远:

    “安排你进研究室,不是终点。是让你沉淀一下,整理思路,把这一身实战的经验,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梳理、提升。为下一步做准备。”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带着某种郑重的意味:

    “下一步,已经初步有考虑。大概一年后,安排你去省委党校,参加今年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集中学习一段时间,充充电,也加深认识。这步路,必须走稳。”

    省委党校?中央党校?

    郑仪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些名字代表的含义,远不是一个青峰县的职位可以比拟,那是真正的更高层面视野的培养和蓄能。

    这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信号——组织并未放弃对他的长远培养。

    那个“待分配”的池子,水面之下,有强劲的水流在涌动。

    “所以,”

    徐省长重新靠回椅背,总结道:

    “把心放回肚子里去。眼下这份工作,就是组织给你的‘课堂’。用心做好调研,把青峰这一课背后的道理,结合更大的背景,真正消化掉,变成你自己的东西。该低头反思的时候要低头,该抬头看路的时候也要抬头!别整天惦记着青峰那一亩三分地的得失。”

    他挥了挥手,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行了,就这样。小刘会带你去办手续。回去好好休息,快过年了,陪陪家人。过了年,就去研究室报到。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