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78搞科研,怎么全球都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千锤百炼
    周宇将意识,沉入系统空间。

    一个崭新,充满科技感的虚拟实验室,展现在周宇面前。

    各种原材料的数据模型触手可及,加工设备的参数可以任意调整。

    周宇没有浪费时间,立刻开始了模拟。

    他首先选择了,最主流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路线。

    输入配方,设定预氧化,碳化,石墨化的温度,压力,时间等一系列参数,点击开始模拟。

    虚拟的生产线开始运转,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新。

    很快,第一批虚拟的碳纤维成品生成了。

    系统自动进行性能测试——强度,模量,韧性……结果出来了,还行,比现实中陈安他们搞出来的强不少。

    但距离周宇的目标,还有差距。

    “不行,再来。”

    周宇调整参数,改变催化剂,优化温度曲线……

    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模拟。

    他又尝试了煤沥青基和黏胶丝基的路线,希望能找到更适合当前国内条件的替代方案。

    虚拟实验室里没有时间流逝的概念,但周宇能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在高度集中下快速消耗。

    最初几次的模拟,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要么强度够了,韧性不足。要么性能达标了,工艺过于复杂,成本高得离谱。

    连续几天,周宇几乎是一有空闲,就沉浸在系统空间里,进行着枯燥却至关重要的模拟实验。

    现实世界里,他看起来只是在闭目养神或者发呆,但脑海中,无数次的失败和微小的进步正在飞速上演。

    期间,陈安焦急地来找过他几次,询问具体的生产工艺安排。

    毕竟,生产线的架子搭起来了,总不能一直空着。

    周宇随手从模拟结果中挑选了几种相对成熟,效果尚可的方案,简化后写了出来,递给陈安:“老陈,这几个方案你们先试试看,小批量搞点样品出来,测试一下实际效果。”

    打发走陈安,周宇再次沉入系统。

    他知道,刚才给陈安的那几个方案,其实已经足够满足当前歼12的需求了,甚至比国外现有的材料还要好上一些。

    但是,周宇的目标绝不止于此。

    军工材料,人命关天,必须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他要的,不仅仅是够用,而是要做到这个时代条件下的最好,甚至超越。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神再次变得专注,继续投入到那无尽的虚拟实验之中,一次次调整,一次次模拟。

    在虚拟世界里对那看不见的纤维,进行着千锤百炼。

    ……

    又是半个月过去。

    这半个月里,周宇几乎将所有醒着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系统空间中。

    数万次的模拟实验,数不清的材料配比和工艺参数调整,让他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

    而现实世界里,陈安那边也没闲着。

    他按照周宇之前给的那几个方案,小心翼翼地组织人手进行小批量试制。

    结果出来,把整个试制小组都惊呆了。

    “成了,真的成了。”

    陈安拿着最新一批样品的测试报告,激动得手都在抖。

    报告上的数据清晰地显示,这批碳纤维的强度,模量等关键指标,不仅远超他们以前搞出来的民用级产品,甚至比他们能接触到的国外样品还要好上一截。

    这简直,是里程碑式的突破。

    陈安兴奋地想立刻去找周宇报喜,但又想起周宇这半个月几乎是闭关状态,似乎还在钻研着什么,怕打扰到他。

    犹豫再三,他拿着测试报告,激动地找到了陆总设计师。

    “陆总,您看。”陈安把报告递过去,“周院士给的方案,成了。”

    “这质量,绝对是世界顶尖水平。”

    陆总接过报告,仔仔细行,越看眼睛越亮,最后也忍不住拍案叫绝:“好啊,太好了。我就知道,那小子肯定行。”

    “那……陆总,咱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准备批量生产了?”陈安试探着问道。

    陆总沉吟了一下,想起周宇那似乎永无止境的钻研劲头,摇了摇头:“先别急。样品测试成功是好事,但既然周宇还在研究,说不定……他还能拿出更好的东西来。”

    他拍了拍陈安的肩膀,眼中带着一丝期待:“这小子,总能给人惊喜。”

    “再等等,不差这几天。”

    陈安虽然有些心急,但也觉得陆总说得有道理,只能按捺下激动的心情。

    就在同时,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发生了。

    之前陈安联系的那个樱花国钛合金供应商,突然主动联系了他。

    表示之前谈好的那批高标号钛合金,因为国际市场波动。

    需要临时加价,而且幅度还不小。

    陈安接到电话,先是一愣,随即冷笑起来。

    早不加价,晚不加价,偏偏在这个时候加价?

    他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肯定是樱花国那边听到了什么风声,知道了华夏可能要在战斗机上应用新材料,故意在这个节骨眼上抬高钛合金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