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宫夺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6章 折柳舞
    宁宣帝心头一紧,一股莫名的憋闷感骤然涌上胸口。

    那不是愤怒,也不是嫉妒。

    而是一种被轻视、被无视的难堪。

    于是,原本敷衍的动作立马变了。

    他手臂一收,顺势搂住舞女的纤腰。

    吉安木站在殿下,唇角缓缓扬起,笑意加深。

    “北魏陛下,可还合您心意?”

    “合心意,朕确实挺喜欢。”

    宁宣帝开口回应。

    话是冲着吉安木说的,目光却直勾勾地盯着秦皇后那边。

    见秦皇后脸色越来越冷,唇线紧抿。

    宁宣帝心里越发堵得慌!

    那股压抑的情绪像一团闷火,烧得他胸口发胀。

    舞女从宁宣帝怀里起身。

    她轻甩袖子,水袖翻飞。

    随即再次旋身起舞。

    宋初尧的目光,从头到尾就没离开过那个舞女。

    她的视线紧紧锁在那人的每一个动作上。

    这舞步……

    太熟悉了。

    熟悉得她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那转身的弧度,那抬手的角度,那脚尖点地的节奏。

    分明是宋家独传的“折柳舞”。

    只有宋家女子才学得如此纯熟,才跳得这般传神。

    宋家一共三个孩子。

    大哥宋墨从小就练武,七岁能挽弓,十二岁已通兵法,十三岁随父亲巡边,十四岁便在军中崭露头角。

    宋家还没出事时,他已是主将了,手握三千铁骑,威震京城。

    她也没给家里丢脸,精通琴棋书画。

    尤其那手字,清秀中带骨力。

    当年她还是宋家大小姐时,随便写张纸条,都有文人学子抢着花大价钱买,说是“宋家嫡女一笔字,胜过千金帖”。

    小妹的舞跳得最好。

    五岁就能随乐起舞,七岁已能在宴会上惊艳四座。

    她跳的“折柳舞”尤其出名,连宫中乐坊都曾派人来学,却始终学不出那份灵气。

    小时候每逢元宵节、团圆节,一家人总会聚在庭院里,灯火通明,笑语盈盈。

    她端坐在古琴前,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琴弦。

    小妹则穿着粉色的舞裙,站在她身旁。

    随着琴音轻盈地旋转、跳跃,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那时的她们,无忧无虑。

    宋初尧的瞳孔猛地一颤。

    之前,她只是对黑衣男人的身影有些许怀疑,总觉得他走路的姿态、挺拔的身形,像极了记忆中的人。

    可那毕竟只是模糊的印象,不足以让她笃定。

    但现在,不一样了。

    她确定了!

    就在舞女转完一圈,正准备重新扑进宁宣帝怀里的那一瞬间。

    一阵微风拂过,阳光随之摇曳。

    恰好有一缕光线,落在舞女腰间悬挂的那串银铃上。

    铃铛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而就在那片晃动跳跃的光晕之中,竟悄然闪过一道银光!

    那不是铃铛的反光,也不是阳光的折射。

    那道光,细长、冰冷,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杀意,一闪即逝。

    宋初尧心头一跳。

    她没有多想,甚至连自己为什么要冲出去都来不及思考。

    身体比意识更快,双脚已经猛然发力,拔腿就冲了出去!

    “不要!别动手!”

    她大声嘶喊。

    不行!

    还不能动手!

    这一击若落下,一切都将无法挽回!

    她突然冲出去,速度快得吓人。

    旁边的凌珩正与几位大臣低声交谈,商议着节庆的安排,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幕。

    等他察觉时,人影已经掠过眼前,根本来不及反应。

    凌珩愣住了,手中折扇“啪”地一声掉落地上,眼瞳中满是惊愕。

    可一直暗中留意宋初尧动静的凌楚渊,却在她起身的刹那便察觉到了异常。

    他原本冷峻的目光微微一沉,眼底掠过一丝锐利的警觉。

    顺着她的方向迅速扫去,只一眼。

    他的神色骤变!

    他那双素来阴冷、深不见底的眼睛,猛地扫向舞女的身影。

    宋初尧已经冲进场中,用尽全身力气,猛然一把撞开正要出手的舞女!

    舞女的身体被撞得踉跄后退,动作彻底被打断。

    她失控地尖叫,声音嘶哑。

    “叛徒!你背叛了宋家!现在还敢来拦我!你为什么不去死不?你怎么不去陪其他宋家人!”

    可她顾不上疼,顾不上那些被揭开的旧伤。

    她死死抓住舞女的手腕,力道大得几乎要将对方骨头捏碎。

    “别做傻事!你动手了,这辈子都会后悔!”

    她一字一顿,近乎哀求。

    “皇上不能死!他要是死了,宋家的冤案就再也翻不了案了!你懂吗?你明白吗?”

    这件案子,是宁宣帝亲自判的。

    一纸诏书,血染族谱,三十七口人命,一夜之间化为尘土。

    只有他活着,只有他亲口承认错误,亲自推翻当年的判决,才能真正洗清宋家的污名,还他们一个清白。

    否则,哪怕血溅金殿,也不过是又一次无谓的杀戮,只会让真相永远埋葬在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