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村子里的年轻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互助
    炎炎烈日太无情,阵阵薰风自有声。

    碎石填坑汗如雨,互帮互助路修成。

    炎炎烈日划破云层,越过山丘,穿过树林,然后肆意地炙烤着大地,连树上的知了都懒得为之歌唱,修路的人们依然干劲十足,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身上的衣服好似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八零年代初期,乡村修建道路是没有任何机器设备可以代替的,靠的全是老百姓的肩挑背扛,也没有什么柏油、水泥混凝土路面,都是用石块泥土一层层铺成,然后用水泥、石灰混合成浆料搅拌均匀后,再填入石子的缝隙,这样起到凝固剂的作用,让路基更坚固耐用。

    为了加快修路进度,乡亲们披星戴月,不敢有一点点懈怠,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忙,中午饭都是由家里人做好后送到工地上来解决。

    “强哥,要不要休息会?”阿秀热得像只蔫茄子,红通通的双颊滚落下一颗颗珍珠,直接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不想动了。

    跟志强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阿秀觉得他更像一个兄长,对自己百依百顺,体贴入微,所以,更愿意称呼他一声哥。

    “额…这天气还真是热呀,你休息一下吧,我把这里的路面整理一下就过来,”志强答应着,一边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哦!”

    “小李,秀丫头,吃饭了,”这时候姥姥、姥爷提着饭菜和水走了过来。

    “嘻嘻!姥姥姥爷,你们来的可真够及时呀,”阿秀迫不及待想接过姥爷手中的东西。

    “丫头呀!别焦急,你们先去河里洗一洗手和脸,这样也可以降降温,凉快凉快,我们把饭菜拿到河边的树荫下就是了,”姥姥慈爱地笑着说。

    “好!姥姥这个主意太好了,”阿秀高兴的像个小孩子。

    离工地不远的这条河叫柳溪河,两岸栽满了柳树,郁郁葱葱,这条河的名字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吧。

    “小李,你也别忙了,快过来吃饭,”姥姥招呼着。

    “好的!姥姥,”志强放下手中的活笑着走了过来,他接过姥爷手中的篮子,一行人朝河边走去。

    “秀,你们去哪里?”背后传来招娣的声音。

    “去河边树荫下吃饭呢,”阿秀回答。

    “等等我,太热了,我想去凉快凉快,”招娣跟爸爸打了声招呼飞也似的跑了过来。

    “招娣,你妈妈还没送饭来?”阿秀左顾右盼。

    “嗯!我们家的饭菜是用石头锅煮的,“招娣埋怨道。

    “哈哈哈!”阿秀被她逗乐了。

    “招娣,要不要来我这里吃点?”阿秀问。

    “不用了,我妈也应该快来了。”

    “好吧!”

    “河边还真是凉快呀!”阿秀望着清澈的河水不住感叹。

    志强、阿秀他们洗好手上来,姥姥已经拿出了饭菜。

    “姥姥,你做了什么菜呀?好香!”阿秀老远就闻到了香味。

    “嘿嘿!都是你爱吃的呢!”姥姥笑着说。

    “谢谢姥姥!”

    “傻孩子,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姥姥,不辛苦,”志强憨厚地笑着说。

    “姥姥 您也一起来吃呀!”阿秀说。

    “我们在家里吃过了。”

    “额!我姥爷呢?”阿突然发现姥爷没看见了。

    “你姥爷闲不住,他到处东瞧瞧,西看看,路快修好了,他心里高兴着呢!”

    “嗯!是应该值得高兴,路修好,以后的进进出出就方便多了。”

    “是呀!几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宽的马路呢!”姥姥脸上乐开了花。

    平时姥姥姥爷趁送饭的时候也会搭把手,帮忙捡些石子,填填泥土啥的。

    “秀,你们慢慢吃,我妈也送饭来了,”招娣说完就不见了人影。

    “嘻嘻!跑的比兔子还快。”阿秀嘴角扬起笑了笑。

    “哎!孩子饿坏了,”姥姥叹了口气。

    大中午的,陆陆续续有村民来河边休息乘凉,人们叽叽喳喳的谈笑风生。

    “婶,你们家任务还要多久完成?”阿秀问郑婶。

    “差不多还得两天吧!”

    “哦!婶辛苦了!”

    “额…星期天、放学后阿华、阿富也会来帮忙呢!”郑婶笑了笑说。

    阿秀不禁想起自己早段时间写的一首诗:

    农村孩子早当家,朝踏晨曦晚送霞。

    哪有闲情诗煮酒,一身泥水闯天涯。

    阿华是郑婶的女儿,排行老二,只有十五岁,阿富是她的儿子,排行老三,也只有十三岁,还有个小女儿老四,名叫阿贵,只有十岁。

    “嗯!”阿秀看着正在河里玩水的两姐弟低声应道。

    “秀,我看了你们家修的那个路段快完工了吧?”

    “嗯!今天就可以完工了,等一下我们去帮帮你吧!”阿秀说的话绝对出自真心。

    “那…怎么好意思呢!”郑婶搓了搓长满老茧的手。

    “他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家左邻右舍的,互相帮助是人之常情哦!”姥姥接过话说。

    见姥姥这样说,郑婶满心欢喜,连声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