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一战开始准备抗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9章 命运的事,说不清楚
    泰加林深处一处鸟不拉屎的地方,的木屋里,忙完的扎亚茨刚坐在床上,安娜就亲昵地勾住扎亚茨的脖子,随后在他身上蹭了蹭,随后飞快地在他粗糙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扎亚茨……”她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他,“我们的盐快用完了,铁锅破了个洞,针线也不够用了。我在想……我们要不要去镇子上看看?换点需要的东西,你也可以挑些你喜欢的……如果能换到的话,对了!扎亚茨你去过镇子上……我都在说些什么呢?”

    扎亚茨茫然地挠了挠头。“镇子”这个词对他而言遥远而模糊,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既熟悉又陌生。一丝说不清的不安在他心中悄然升起。

    但看着安娜期待的眼神,那点不安很快被一股想要满足她的宠溺感所取代。他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而简洁:“好,安娜。但……路,我不认识。我失忆了……我听你的。”

    安娜顿时雀跃起来,拉起他布满老茧的大手:“太好了!路我认识!小时候我跟爸爸去过,后来自己也去过好多次!我们来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出发!你说我们带点什么好呢?我跟你讲啊……”

    第二天拂晓,两人带上晒干的兽皮、一些珍贵草药和安娜手工编织的毛皮制品,踏上了出林的路。

    他们相互依靠着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了将近两天。

    当远处终于浮现袅袅炊烟与低矮的木屋轮廓时,安娜兴奋地指给扎亚茨看:“扎亚茨!快看!我们到了!它还是像以前漂亮!”

    这座小镇是西伯利亚边缘地带的典型聚居地。得益于地广人稀与实际需求,这里默许以物易物的交易存在,即便在严酷的计划经济年代,红俄当局也只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简而言之就是这里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连红俄当局都懒得抽人手来管理这边,只要这里还属红俄管,其他的就毫不在意了。

    集市上人头攒动,喧闹嘈杂,与森林里只有虫鸣鸟叫的寂静截然不同。各式口音、穿着各异的人们在此交易皮毛、粮食、手工制品,甚至一些违禁的“奢侈品”如香水等也能见到。安娜兴奋地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用带来的货物换取了急需的盐、铁锅、火柴和一小包珍贵的糖。

    扎亚茨则紧紧跟在她身后。两人看上去不像情侣,倒更像父亲带着女儿出门。

    然而,就在他们换完东西准备回他们温馨的小家的时候,倒霉的破事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

    一伙明显并非善类的人骑马从北边的密林内冲入集市边缘。他们大声吆喝、挥舞马刀发出呀呀呀!的怪叫。

    开始肆无忌惮地抢夺摊贩货物。人群顿时大乱,惊叫声四起,人们四处逃散。

    “我的上帝啊!!是‘林中狼’!他们那群该死的土匪!他们怎么会?”有人惊恐地喊道。他认出了来者的身份,这些他们是流窜于辽阔林海中的匪帮,多是昔日哥萨克后裔或逃亡罪犯,凶残成性。

    安娜听到之后,吓得脸色发白,她的妈妈曾经就是在镇子上遇到了一伙儿哥萨克强盗丧生在他们的刀下,恐惧地他下意识地想拉扎亚茨逃跑。结果在还没抓到大兔子的手,在到混乱中,她被奔跑的人群撞倒,头重重磕在一块石头上,顿时昏了过去。

    “安娜!!该死的!”扎亚茨发出一声低吼,声音中的焦急与力量让他自己都怔了一下。他迅速蹲下查看她的情况,随后将安娜抱起,并将她紧紧护在怀中。

    他本能地像在战场上躲避敌人般,迅速钻进一旁的巷道。他从没有想到,这城镇的巷道的复杂程度比他家木屋外的林子可复杂多了。

    还好,没走多远,另一群也在仓皇逃难的人注意到了他们。来者是一群拖家带口、面容憔悴的难民,似乎是为躲避某场灾祸而迁徙。他们看见扎亚茨气喘吁吁地怀抱着昏迷的安娜,又见他体格强壮、神情焦急却并无恶意,一位老者急忙喊道:“儿子!停车!快!帮帮他们!”

    扎亚茨顿时警惕起来,一手抱住安娜,另一手抽出了安娜送给他的猎刀。

    “别怕!额……兄弟!我们也是逃难的!”老者喊道。这话让扎亚茨愣了一下。

    “别愣着了!快上来!那群杀千刀的土匪抢完东西说不定就要杀人!跟我们一块走!快!”

    扎亚茨权衡片刻,最终同意了老者的提议,将安娜轻轻放上一辆堆满简陋家当的板车。他死死守在板车旁,随着这群难民,趁土匪仍在抢劫之际迅速逃离了小镇。至于去向何方,他并不清楚——此刻他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昏迷的安娜身上。在失忆的他看来,安娜就是他的一切。

    十几日过去,他们随着难民队伍风餐露宿。扎亚茨依靠狩猎本能,偶尔能猎到些野味分给大家,与难民们互帮互助,靠着彼此挤出的粮食勉强维持前行。安娜一直昏昏沉沉,偶尔醒来片刻,喝点水,又很快昏睡过去。

    直到一天清晨,安娜的烧终于退了。她彻底清醒过来,茫然地望着周围陌生的景象与陌生的人们。“扎亚茨……我们这是在哪儿?”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