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越低调越无敌,我真的苟不住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内门不好混,洞内有猫腻
    踏入内门区域,苏阳明显感觉到空气都不同了。

    不再是外门那种稀薄驳杂的灵气,而是浓郁了数倍,吸一口都让人精神一振。

    四周的建筑不再是外门简陋的木屋石屋,取而代之的是雕梁画栋的殿宇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灵植之间,仙气缭绕。

    偶尔有弟子御剑或驾驭法器飞过,气息沉凝,远非外门弟子可比。

    这里,才是青云宗真正的核心地带。

    根据选拔排名,苏阳获得了优先挑选洞府的资格。

    负责引导的师兄态度还算客气,毕竟是前三名,潜力摆在那里。

    苏阳转了一圈,最终选定了一处位于内门区域相对边缘,靠近一片竹林的洞府。

    此地不算灵气最顶尖的福地,但胜在清净,周围没什么人,灵气浓度也比外门强太多了,正合他低调修炼的心意。

    “师兄,就这里吧。”

    拿到洞府禁制令牌,苏阳便直奔执事堂,领取内门弟子的月例。

    负责发放资源的,恰好是之前在外门广场见过的一位执事,看那眉眼,跟韩松有几分相似,态度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那执事瞥了苏阳一眼,随手将一个灰扑扑的储物袋扔在柜台上,语气冷淡:“喏,你的份例。”

    苏阳打开一看,里面零零散散几块下品灵石,两瓶最低阶的回气丹,还有几张空白符纸。

    没了。

    就这?

    内门弟子的月例就这点玩意儿?打发叫花子呢?

    苏阳心里直犯嘀咕,脸上却不敢表露,只是默默收起储物袋。

    “唉,看来这内门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混啊。”

    “处处都是人情世故,弯弯绕绕。”

    “这点资源,塞牙缝都不够,看来还得自己想办法搞点外快才行…”

    他一边往自己的新洞府走,一边在心里碎碎念。

    【叮!】

    【检测到宿主符合“抱怨”、“对资源不足表示不满”等反向装逼行为,反向装逼系统触发!】

    【行为判定:对获得的资源感到极度不满足,认为其价值过低。】

    【奖励发放:获得《资源寻觅》被动能力(微弱),获得《丹药炼化效率提升》!】

    又来了!

    苏阳精神一振。

    一股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他感觉自己对周围环境中蕴含灵气的东西变得更加敏感了,好像能隐约“闻”到哪里藏着宝贝疙瘩。

    同时,对于丹药,似乎也有了更强的“消化”能力,吃丹药估计跟喝水似的,吸收效率大大提升!

    这波不亏!

    回到自己选定的洞府,苏阳先是拿出之前系统奖励的一些基础阵法材料,在洞府入口和内部关键位置布置了几个简易的警戒和防御阵法。

    虽然粗陋,但聊胜于无。

    做好准备,他盘膝坐下,开始运转《青元诀》。

    内门的灵气果然非同凡响!

    灵气如同潮水般涌入体内,炼化速度比在外门快了不止一倍!炼气圆满的修为壁垒虽然刚刚突破,但根基尚需稳固。

    就在他沉浸在修炼的舒畅感中时,《资源寻觅》的能力似乎被动触发了。

    嗯?

    苏阳心神微动。

    他隐约感觉到,就在自己屁股底下的洞府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

    那是一种比周围环境灵气更加精纯、更加凝练的能量波动,若有若无,隐藏得极深。

    是未被发现的灵脉节点?还是什么天材地宝?

    与此同时,内门某处,韩松听着手下的汇报,得知苏阳选择了那座编号靠后的偏僻洞府,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那地方,可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洞府内,苏阳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他仔细感应了一下那股异常波动的来源,似乎在洞府石壁的极深之处。

    要不要下去看看?

    他犹豫了一下。

    刚来内门,人生地不熟,还是先稳一手,把炼气圆满的修为彻底巩固再说。

    而且,直觉告诉他,这洞府里的异常,恐怕没那么简单。

    是福是祸,还不好说。

    苏阳暂时压下了探寻的念头,决定先提升实力,再做打算。

    但他不知道,这洞府深处的秘密,或许正是某个针对他的陷阱,正在悄然等待着猎物上钩。

    苏阳盘膝坐在洞府石床上。

    炼气圆满的修为如同奔腾的江河,在他经脉中流转不息,逐渐沉淀稳固。

    几日下来,境界彻底稳住了。

    但那股若有若无的异常灵力波动,始终像根小刺,扎在他心头。

    “富贵险中求…个屁!安全第一!”苏阳嘀咕一句,但好奇心还是压过了谨慎。

    “就看一眼,绝对不深入!”

    他起身,循着那股微弱的感应,朝洞府深处走去。

    越往里走,石壁越显潮湿,空气中的灵气也似乎更浓郁了一点。

    最终,他在一面看似普通的石壁前停下。

    《资源寻觅》带来的敏锐感知告诉他,异常源头就在这后面。

    他伸手摸索,果然在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一处微小的凹陷,与石壁颜色几乎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