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四章 奋斗的意义
    灶膛里的火光跳跃着,映在妞妞红扑扑的小脸上,像两团温暖的云霞。她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火钳拨了拨烧得正旺的木柴,等火势稍稍平稳,又往里添了四根大小匀称的干柴。

    “爸爸,”她仰起头,看着张卫国,声音清脆又带着一丝小小的骄傲,“还有半个月就要期末考试了,我跟老师保证了,这次语文和数学,我肯定要拿双百分!”

    张卫国正在爆炒生姜,刺啦的声响伴随着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

    他手上动作没停,嘴角的笑意却更深了:“我们家妞妞就是棒,不光自己知道用功读书,还能帮家里干活,比好多男娃都强。”

    “对了,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对你好不好?有没有交到新的好朋友?”

    妞妞立刻扬起了笑脸,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爸爸,我们班的余老师和夏老师可喜欢我了,每次上课提问题,都第一个点我的名字。王小丫、李招娣、还有余小满都是我的好朋友,她们还说我懂得多呢。”

    “那肯定的,”张卫国把腌好的五花肉倒进锅里,肉块在高温下迅速收缩,边缘泛起诱人的金黄色。

    “我闺女这么聪明懂事,老师和同学能不喜欢你吗?”

    他一边翻炒,一边说:“爸从羊城给你们买的曲奇饼干,明天上学,你和狗蛋、小妮多带一些去,分给你的好朋友们一起吃。”

    “嗯!”妞妞重重地点了点头,看着灶膛里燃烧的火焰,又想起一件事:“爸爸,等放寒假了,你能不能带我去县里的新华书店啊?老师说让我多看看课外书,书看多了,以后写作文就能拿高分了。”

    一个不吵着要糖吃、不闹着买新衣服,反而心心念念要去书店的女儿,让张卫国的心里像是被最暖的春水浸过一样,熨帖无比。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比什么都让他感到骄傲。

    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好,必须去!等你们一放假,爸爸就开三轮车带你们去新华书店,里面的书,只要你喜欢,随你挑!”

    父女俩一个烧火,一个掌勺,配合得天衣无缝。

    厨房里香气愈发浓郁,红烧肉的甜香、牛肉萝卜的醇香,混杂在一起。

    客厅的挂钟时针指向了十一点五十。

    张卫国将炖得软烂入味的萝卜牛腩盛在一个砂锅里,然后放在煤炉上面保温,锅里只差最后一道用猪油炒的大白菜了。

    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说话声,是张为民和张跃进从养猪场回来了。

    张卫国对正在堂屋里摆放碗筷的李雪梅喊道:“雪梅,菜都差不多了,你去叫胜利叔他们过来吃饭。”

    话音刚落,刚在院子水池边洗手的张跃进就大声回了一句:“哥,不用去叫了,胜利叔说让我们先摆碗筷,他们马上就到!”

    “行!”张卫国应了一声,麻利地把炒好的菜放在灶上大锅的笼屉上,盖上锅盖。

    “我先给菜保着温,他们人一到齐,正好吃热乎的。”

    过了三分钟,院门口就传来了张胜利爽朗的笑声。

    堂屋里的大圆桌上,此刻已经摆得满满当当。

    红烧肉,红烧大鲤鱼,萝卜炖牛腩,干豆角,猪油炒大白菜,肉丸粉丝汤、凉拌猪耳朵,再加上油炸花生米。

    七个菜一个汤,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

    孩子们早就围着桌子,眼睛放光,却也守着规矩,只等大人们先动筷子。

    张卫国给张胜利和自己爹都倒上了酒,笑着举起杯子,对满屋子的人说:“都忙了一上午,饿了吧?快,都别客气,动筷子,多吃点!”

    张胜利夹了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夸赞道:“卫国你这手艺,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都强!这肉,绝了!”

    张跃进更是埋头苦干,一大口米饭配着一大块肉,吃得满嘴是油,脸上是满足到极点的表情。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哪个菜最好吃,大人们则聊着养猪场的趣事和村里的新鲜事。

    张卫国看着父母脸上舒心的笑容,看着妻子眼里的温柔,看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脸庞,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以前总觉得要赚大钱,要出人头地。可到底为了什么?

    现在他明白了。

    赚钱的意义,不是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声和地位,而是为了眼前这实实在在的一切——让家人能围坐在一起,吃上热乎乎的饭菜,穿上暖和的衣裳,不用为生计发愁,脸上都能挂着这样发自内心的笑容。

    能让他们过好每一个开心的日子,这,就是他奋斗的意义。

    从花溪村回来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卫国店里的第一锅高汤还在炉子上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骨汤的浓香混着米粉的清香,飘出店门。

    “卫国哥,嫂子,忙着呢!”

    门口传来一声熟悉的招呼,王浩那标志性的大嗓门还没到,声儿就先到了。

    张卫国正给客人下粉,闻声抬头,看到王浩和刘军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脸上顿时露出笑意:“哟,你们俩小子也从港城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要在外头过年呢。”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