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7章 借“鸡”生蛋!
    黑山屯的村民们,听到叶凡那句“取咱们的‘建桥物资’去”,瞬间就炸开了锅。

    他们扔下手中的工具,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得像一群要去打猎的狼。

    “叶小子,咱们真去啊?那可是县里的厂子!”赵卫国激动得嗓子眼直冒烟,但他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毕竟,去“拿”国有资产,这事儿可大可小。

    叶凡拍了拍他肩膀,笑得云淡风轻:“卫国叔,咱们是去帮钱局长‘保护’国家财产。周书记都亲自过问了,这可是政治任务,谁敢拦着?”

    他转头看向刘师傅:“刘师傅,你带路。把那水泥厂的情况,再跟大伙儿仔细说说,尤其是有没有容易出岔子的地方。”

    刘师傅一听,立马精神抖擞。

    他知道,这是叶凡对他的信任,也是他将功赎罪的好机会。

    他清了清嗓子,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县水泥厂的“光荣历史”和“凄惨现状”。

    “那厂子啊,可邪门了!当年省里拨了巨款,说要搞全省最大的水泥厂,结果项目负责人挪用公款,被抓了!厂子建了一半就停了,设备扔那儿,材料堆仓库,一放就是好几年!平时连个耗子都懒得去!”

    他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听说那两个看门的老头,都是当年项目上退下来的老工人,脾气怪得很,谁去都给脸色看。不过,他们也挺可怜的,工资都好几年没发了,就靠那点退休金吊着命。”

    叶凡听完,心里有了数。

    一个多小时后,浩浩荡荡的队伍抵达了县水泥厂。

    这座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现代化工厂,此刻却像一个被遗弃的巨人,孤独地矗立在荒草之中。

    高大的厂房破败不堪,烟囱只砌了一半,歪斜着指向天空,显得格外荒凉。

    厂子大门口,两扇生锈的铁门紧紧闭合,上面挂着一把比脸盆还大的铁锁。

    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坐在门房里,一人捧着个破旧的搪瓷缸子,无精打采地晒着太阳。

    卡车司机张诚按照叶凡的吩咐,直接把卡车停在了大门口,引擎都没熄火,雄浑的轰鸣声,瞬间打破了水泥厂的宁静。

    两个老头吓了一跳,猛地抬起头,看到一大群穿着破旧衣服的山里人,扛着铁锹撬棍,气势汹汹地向大门走来,顿时脸色煞白。

    “你们……你们是干什么的!”一个老头颤巍巍地站起来,手里还拿着个旱烟袋,指着众人,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叶凡走上前,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语气诚恳而充满歉意:“两位老同志,打扰了!我们是黑山屯的村民,我是叶凡。我们是来帮忙的!”

    “帮忙?”另一个老头也站了起来,警惕地打量着他们,“帮什么忙?我们这儿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叶凡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被他小心翼翼保存的“投名状”,不过这次,他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了上面刘师傅写下的“钱大海局长勾结”几个字,以及刘师傅那歪歪扭扭的签名。

    “两位老同志,实不相瞒,我们是奉县交通局钱局长之命,前来紧急转移厂里的钢筋水泥的。”叶凡说着,又把纸收了起来,换上了一副焦急的表情,“听说,厂里这批物资,现在情况紧急,有人觊觎,周书记都亲自过问了!钱局长特意让我们过来,协助你们二位,把这批物资,妥善地转移到我们黑山屯的重点工程工地上,进行‘保护性’储存!”

    “什么?钱局长?”两个老头对视一眼,眼神里充满了怀疑。他们在这儿守了几年,除了逢年过节有交通局的人来走个过场,哪有什么“紧急转移”?更何况,还扯到了周书记?

    “他……他有批文吗?”一个老头问道。

    叶凡一脸为难:“唉,两位老同志,情况紧急,哪来得及批文?周书记的电话都打到钱局长办公室了!钱局长十万火急,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让张诚同志开着卡车,把我们送到这儿来了!”

    他指了指身后那辆还在轰鸣的解放卡车,又指了指旁边的张诚。张诚赶紧对着两位老头,露出一个老实巴交的笑容,还用力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确实是被钱局长“紧急派来”的。

    两个老头将信将疑。他们是老工人,对上级领导的指示还是有天然的敬畏。而且,这卡车确实是交通局的,这小子说的有鼻子有眼,还提到了周书记。

    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赵卫国拎着铁锹上前一步,故作粗声粗气地说道:“两位老哥,别耽误时间了!周书记的指示,咱们可不敢怠慢!再说了,这钢筋水泥搁这儿风吹日晒的,早晚得烂掉!还不如拉到咱们山里,修路架桥,造福百姓!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他的话,倒是说到了两个老头的心坎上。这些年,看着那些金贵的材料在仓库里烂着,他们心里也憋屈。

    叶凡看准时机,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大前门”香烟,恭敬地递了过去:“两位老同志,我们知道你们守在这里不容易。这样吧,今天我们帮着转移物资,这些烟,就当是我们黑山屯的一点心意,让你们解解乏。等事儿办完了,我再让卫国叔给你们送点我们山里自产的土特产来!”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