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1章 种下明天!
    夜幕降临,黑山屯的大礼堂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这是当年为了方便开村民大会,由村集体出钱盖的,足足能容纳下三四百人。

    此刻,礼堂里挤得满满当当,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全村老少,除了实在走不动道的,几乎都来了。

    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忐忑、期待和不安。

    叶凡要关停矿场的消息,像一阵风,一下午的时间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把所有人都给炸蒙了。

    李老四和他手下的那帮工头,坐在最前排,一个个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们今天就是来看叶凡怎么收场的。

    在他们看来,叶凡这就是在吹牛,除了挖矿,这穷山沟里,还能有什么发财的路子?

    主席台上,只摆了一张破旧的桌子,一把椅子。

    叶凡,李金虎,赵卫国三人走了上去。

    李金虎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喊道:“都静一静!静一静!开会了!”

    嘈杂的礼堂渐渐安静了下来。

    几百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了主席台中央的叶凡。

    叶凡没有坐下,他站着,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熟悉的或陌生的脸。

    “我知道,大家今天来,心里都有个疙瘩。”他开门见山,声音通过一个老旧的铁皮喇叭,传遍了整个礼堂,“这个疙瘩就是,不挖矿了,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台下响起一阵骚动,很多人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问得好。”叶凡微微一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算一笔账。”

    他转过身,从旁边拿起一块小黑板,用粉笔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

    “黑山屯矿场一年纯利润:约五十万。”

    这个数字一出来,台下立刻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五十万!

    在八十年代初,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李老四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

    这是他的功劳,是他带着大家伙儿刨出来的金山。

    叶凡又在下面写了一行字:“代价——”

    他没有写数字,而是转过身,看着台下的村民们,缓缓说道:“代价是,我们后山那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青山,最多再有五年,就会被彻底挖空,变成一座随时可能塌方的死山。我们村口那条养育了我们几代人的河,水质已经严重污染,里面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了十几倍。长期喝这种水,会得什么病,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还有,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根据我的观察,空气里的粉尘浓度是国家安全标准的三倍以上。这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一个活的吸尘器,每天都在把这些毒尘,吸进我们的肺里。”

    “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数字。这五十万的利润里,李老四和他手下的几个头头拿走了三十万。剩下二十万分摊到全村三百多户人家,每家每户,一年能分到多少?不到七百块。”

    “现在,我再问大家。”叶凡的声音,陡然提高,“用我们子孙后代的命,用我们自己的健康,去换这一年不到七百块钱,你们觉得,这笔买卖,值吗?”

    整个礼堂,死一般的寂静。

    村民们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麻木,到震惊,再到后怕。

    他们从来没有这么算过账。

    他们只看到了家里多出来的物件,身上穿的新衣服,却没看到那背后隐藏的致命的代价。

    李老四的脸色已经变成了猪肝色。

    他想反驳,却发现叶凡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扎得他无话可说。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叶凡话锋一转。

    “当然,我今天把大家叫来,不是为了诉苦,也不是为了吓唬大家。我是来,给大家一条真正的,能让我们黑山屯,富过三代,甚至三十代的阳关大道!”

    他擦掉黑板上的字,重新写下几个大字:

    “生态农业”和“食品加工厂”。

    “生态农业?”台下的人面面相觑,这词儿太新鲜了,谁都没听过。

    “简单来说。”叶凡解释道,“第一步,封山育林。我们要把那些被挖开的山体,重新种上树。但我们不种普通的树,我们要种果树!种从国外引进的,最优质的苹果树、樱桃树!这些果树,不仅能重新抓住水土,让我们的山变回青山,结出来的果子,在城里,能卖出天价!”

    “第二步,建厂。我们在村里,建一个我们黑山屯自己的食品加工厂!把这些优质的水果,做成罐头,做成果脯,做成果汁!贴上我们黑山屯自己的牌子,卖到全中国,甚至卖到国外去!”

    “到时候,我们赚的就不是挖矿那点死钱了!我们赚的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活钱!是能让我们挺直了腰杆,干干净净,长长久久赚的大钱!”

    叶凡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所有村民面前缓缓展开。

    所有人都听得热血沸腾,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