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宇豪看完之后脸色就不对了,有些凝重,还有些慌神。
陆宇豪在创办好团网之前经历过两次创业。
第一次是大二时做的校内论坛网,巅峰时做到了在潭州高校中占很大的覆盖比例,可惜后来被更大的校内网给干趴下了。
第二次创业做的是家教平台,走的是贫困助学路线,但却是半死不活,拉不到钱。
第三次就是现在了,他偶然间看到了必团网,当时便受到启发,觉得这就是个完美的商业模式。
于是行动力强的他立马就拉了几个老朋友,照着必团网的页面把好团网给做了出来,用时不到半个月。
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创业非常顺利,连陆宇豪本人都有点不敢相信。
借助各种校内资源,陆宇豪几乎没花什么钱就把网站搭建好了。
然后在林大周边试验了几个商家,林大校内又推广了一下,立马就有了业务产出。
接下来好团网上线刚一周,便有投资人主动找上门。
双方一拍即合,好团网出让30%的股权获得了五百万的种子投。
拿到种子投的那一刻,陆宇豪感觉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这也让他在学校里声名大噪饿了一段时间,就连院领导都对他期待有加。
于是陆宇豪开始了向上社交,一段时间下来,业务没增加多少,前辈、领导倒是认识了一堆。
意气风发的陆宇豪在听说必团网的创始人居然是个大一新生,而且还是万金油的工管专业时,态度马上就不屑了起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宇豪发现情况不对了。
必团网的发起人虽然是大一新生,可问题是,另外三个合伙人的配置却高得离谱。
再后来,陆宇豪又混进了本地的创投圈子,于是惊讶的发现,那个大一新生居然在江湖上地位颇高。
陆宇豪在创办好团网的时候想得得很美好,可一开始实际操作才发现,完全就是另一回事。
就比如找兼职做地推,林大周边的确很顺利,可一走出去才知道,单子根本谈不下来,商家们完全就不认林大这个招牌。
再比如做推广,陆宇豪之前都是小打小闹,利用的都是校内资源,几乎没关注过成本问题。
可现在,想要获取一个有效的注册用户,成本竟然高到他无法理解,最可气的是,转化效果还很差。
就这样,崎岖前行的过程中,陆宇豪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必团网的每一步好像都是最优方案,自己一直想要创新,搞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可却毫无建树。
最后陆宇豪一咬牙,决定干脆模仿到底。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对,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之后,陆宇豪便开始照镜子了。
必团网重视地推发展,那好团网也重视地推。
必团网搞什么业务单子,好团网也马上去搞。
总之必团网搞什么,好团网就跟什么,这样就直接省去了试错成本,并且降低佣金抢夺商家。
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很不体面,甚至是不要脸。
可那又怎么样?
业绩报表一出来,漂亮极了,投资人开心得不行,还夸陆宇豪有头脑,是商业奇才!
不错,低佣金抢商家的确解决了好团网谈单子的成功率,但却解决不了用户增长的问题。
不过陆宇豪觉得没关系,反正老子手上有投资,五百万呢!
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用户规模不靠钱烧出来靠什么,靠运气吗?
陆宇豪也在研究硅谷的GP网,人家也是烧钱烧出来的,而且烧钱方法各种各样。
于是陆宇豪就模仿了个低配版,开始不断烧钱拉用户,半个月就花出去了一百多万。
效果当然也有,如今好团网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六万,增长速度是必团网的好几倍。
陆宇豪觉得,照这个势头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越必团网。
实际上成长中的好团网是有不少问题的。
比如成本过高,转化率低,又比如地推团队谈下来的单子质量不好,售后投诉也是一大堆。
但陆宇豪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投资人也不在乎,他们都觉得用户增长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前几天,陆宇豪又通过了一项决议。
年底前再次投入百万推广资金,目标是将本地用户规模增至十五万,彻底超越必团网。
同时还拟定了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复制本地模式开辟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的城市站点,以便进一步融资。
但是现在,一直不声不响的必团网怎么突然开始搞大动作了。
会议上,陆宇豪看着在座的众人,问:“必团网的促销活动,你们是怎么看的?”
话音刚落,负责市场推广的武利民就开口了:“陆总,我觉得完全不用担心,必团网肯定是被我们的发展势头给震惊了,有了危机感,所以才会搞这么一个促销活动,咱们不用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