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73:怒怼吸血亲戚,坐拥空间吃香喝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1章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王经理一边战战兢兢地笑着应对,一边努力思考如何应对王大庆可能即将展开的砍价策略。

    牛肉在合江地区虽不算稀罕,但因为供应紧张,分量有限,尤其是像香江楼这样负责招待各级领导的国营大饭店,也只是偶尔能分到一批。

    但野牛肉就不同了。

    全国范围内,也只有西南某些山区还有少量分布,本地根本没有,合江地处东北角,距离产地数千公里,根本不在流通范围之内。

    说白了,这种级别的野牛肉,稀缺程度堪比虎骨熊掌,放在供销系统里,那简直比黄金还值钱。

    只要香江楼把这批肉全盘拿下,下个月省里领导下来视察时,就能拿这批肉作为招待,直接把那两家竞争对手按在地上摩擦,至少维持一年优势,所以王经理势必要拿下这笔交易。

    “王经理有难处吗?还是说贵饭店目前牛肉供应充足?”王大庆表情无辜地开口,语气颇为诚恳。

    “不是……不是的,是……”王经理的心跳都漏了半拍,比起他当年从家族接手饭店,再到后期‘主动上交’转为集体所有,最后自己求个副经理职位那会儿还要紧张。

    王大庆见他神情僵硬,略微一思索,虽然不清楚具体内情,却也大致猜出个七七八八,于是微笑着说道:“我昨晚进山打猎,一直到今天中午送肉进城,一共睡了不到三个小时。如果王经理能快速确定下来,腾出一点时间让我补个觉,我感激不尽。”

    王经理身子一震,脸色瞬间错愕:难不成自己想多了?

    “王同志您的意思是……”他试探着问。

    “就是您理解的那个意思。”王大庆依旧面带笑容,给出肯定答案,毫无恼怒之意。

    王经理顿时喜笑颜开,一把握住王大庆的手:“王同志如此爽快,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长期合作讲的是信任和稳定,这一单即便价格稍高也值得,王大庆没有犹豫:“您请报价。”

    “不论部位,一口价三块,王同志觉得如何?”王经理问道。

    王大庆心中掂量了一下:张清之前曾提过,供销社这两天的牛肉收购价,不论野生还是圈养,统一是每斤一块四毛。

    黑市价格在这个基础上能涨个百分之五十,野味能直接翻倍,品质好的甚至更高。

    王经理直接给三块,是个很有诚意的价格。别的饭店也许会更高,但条件和手续肯定会复杂得多。

    于是王大庆指了指板车上瘫倒的马国宝和李大夫:“他们两个一路颠簸没休息好,麻烦王经理安排下人手帮忙称重。”

    “应该的!”王经理满脸笑容地答应,立刻叫来后厨工作人员,自己则去拿账本开始计算。

    在家处理肉时,王大庆已经把牛的内脏和一些特意留下准备火锅的部分单独藏好,大约两百斤。

    最终称重为八百五十斤,合计进账两千五百五十元整。

    王经理拿着账本走来,客气邀请道:“王同志,不如到楼上的包厢歇歇脚,喝点下午茶,我们财务那边也好结算,您看如何?”

    要知道,目前合江地区市区普通人月收入也就在三十元左右,这两千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八年工资,哪怕是香江楼这样的龙头饭店,临时结账也不轻松。

    按常规流程,是要压账一个月,等饭菜卖完、结完帐才支付,但店长于峰有交代,只要是王大庆带来的肉,必须现结。

    王经理早已决定动用自己私人的一部分存款垫付。

    除了结账之外,邀请王大庆吃饭,多少也是出于对能提供这种稀缺肉源的谢意,毕竟这批野牛肉极可能成为饭店下个月赢得省领导接待机会的关键。

    “不能占王经理便宜。”王大庆不知其中弯弯绕绕,依常理婉拒。

    不过最终还是拗不过王经理的盛情邀请,进了香江楼的专属包厢。

    王经理安排得极为周到,甚至专门交代后厨给牛儿也安排好食料休息。

    虽然不在饭点,但端上桌的都是香江楼的特色招牌菜。

    这一顿吃得舒舒服服,颠簸了一路差点要散架的马国宝和李大夫也终于缓过气来。

    饭后不久,王经理拿着一个牛皮袋亲自上楼:“王同志,请点一下金额,若少了,我马上补上。”

    香江楼名头在合江响当当,加之还有人误认为王大庆是王老将军的孙子,店长于峰还想着攀点关系,所以王大庆根本不担心会出差错,干脆利落地将袋子折好揣进怀里。

    被人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尊重,谁都会高兴。

    王经理心中更是连连称赞,热情地将王大庆三人送出门:“今天招待不周,回头我做东,请王同志一定别客气。”

    这一句话,已经把下一次的合作提前定下来了,王大庆也笑着应下。

    一直送到巷口,王经理才挥手作别。

    “是不是有点太热情了?上次咱来都没这么好。”马国宝有些疑惑。

    “王经理您先忙,改日再见。”王大庆一边挥手告别,一边才转头回答:“大概是因为野牛肉能给饭店带来很大利益,比如在接待省领导这件事上压过对手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