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73:怒怼吸血亲戚,坐拥空间吃香喝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夜市会九叔
    虽然民主屯人人都知道鬼市,但那是不能明面上说的,被当面逮住会被严厉惩罚。

    而能被安排夜间巡逻的民兵,都是老油子,稍有动静都能察觉。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

    两个民兵很负责,恨不得把每一寸地方都扫到。

    “您上工前贪杯了吧?”足有五分钟过去,没发现什么异样的年轻民兵斜眼道。

    年纪大一点的民兵不语。

    就算是真喝了酒也不能承认,否则被大队知道是要挨罚、扣工分的。

    为了掩饰,手电筒还不收,继续照着四周扫。

    “嗯,还真有东西。”年轻民兵眼睛尖,发现五米外有异样。

    “看来我没眼花,是‘耗子’啊。”

    年纪大的民兵神情一肃,嘴里说的“耗子”不是指动物,而是鬼市的代号词,和同伴一起取下肩上的枪。

    “我都看到了,出来吧。”

    王大庆也知道“耗子”的意思,明白自己暴露了。

    他迅速做出计划,打算割点肉跟两人商量一下,再以起夜走错路为由,换个小警告把事解决。

    不过有个问题,能被委任夜里巡逻的民兵,不光技术要好,还得有觉悟,眼前这两人能不能同意“受贿”,可不好说。

    “再不出来,我可要开枪了。”年纪大点的民兵呼喝。

    “砰。”

    枪声紧跟着响起。

    王大庆趴在灌木林雪地里,视线受阻,看不清外面,只能从两名民兵的话里听出,开枪的并不是刚才出声警告的那个。

    从口气听来,有个民兵比他年长几岁,典型的倔脾气,正义感爆棚。

    如此一来,计划流产了。

    当真是出师不利!

    灌木丛里,趴在雪地上的王大庆一阵懊悔,自己都重生了,怎么还坚持唯物主义。

    当初从城里下乡时采购物资,明明看见有人买老黄历的。

    要是那时候顺手买一本,说不定今天早就能知道什么事是忌讳了。

    “曹队长,他不出来,我过去抓人吧。”那个正义感十足的声音又响起来。

    王大庆心里一沉,比想象的还要糟。

    民兵队曹队长他认识,是个打过鬼子的老兵,眼里揉不得沙子,规矩重、嘴硬,不好通融。

    “等被逮到大队,看看能不能以刚来两天、不清楚情况混过去?”

    “实在不行的话,那我就放弃当前‘成绩’,接受转移到更苦的环境劳动改造,再在个人档案里留下政治污点,以后三代不能考公的惩罚……”

    王大庆在心里默默做着最坏的打算。

    为了避免第二枪真打在身上,他手撑着雪地准备起来。

    “同志别开枪,我……我……我迷路了。”

    “迷路吗?来来,跟我具体说说,是怎么迷的?”

    从民兵的口吻中能听出来,人家根本就不信。

    反倒让王大庆不紧张了。他把刚撑起的手又放回雪地上,继续趴着不动,因为,“迷路的耗子”另有其人。

    “放过我一马,我可以……”另一个耗子哭嚎。

    “别废话,有什么事到大队说。”曹队长呵斥。

    “耗子”吓得立马收了声。

    随后,三人脚步声逐渐远去。

    王大庆趴在原地等了许久,才敢抬起头,悄悄查看,确认安全无虞后才出来。

    有惊无险!

    王大庆连吐好几口气,调整状态。

    虽然出师不利,可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他自然要继续前往鬼市。

    鬼市所在的煤矿早在几年前就挖空了,只留下几栋平房,周围被杂乱的植被填满。

    王大庆踩着积雪,花了大半个小时抵达目的地外几百米的树林边停下,从空间里取出爬犁。

    爬犁上装满了今儿个准备出清的野味。

    王大庆拿起最上面一块搁在屋外冻硬的半扇野猪肉排,用麻绳捆好,又盖了层枯树枝做掩护,拉着爬犁往前走。

    随后,他按照前世记忆,来到一处屋檐挂着褪色棉布的屋前,抬手敲门。

    几秒钟后,边上的窗户打开一道缝:“今儿个吹的是什么风?”

    “初二的东南风。”王大庆头也不回,淡定回答。

    窗户随即合上,紧接着大门打开。

    这是暗号对上了。

    屋内只点着一盏油灯,不见人影。

    王大庆知道人就在门后,也没在意,拉着爬犁进去。

    屋内相当于出入口,还得穿过一道伪装墙的门。

    门后被改造成类似窑洞的结构,看着是为了保暖保温,实则暗藏玄机。

    进来后能看到的面积,足有二百来平方米。

    此间地面跟列阵一样铺着几条粗麻布。

    粗麻布上摆放着货物,几个穿厚棉袄的汉子,在过道蹲着挑货。

    王大庆拉着爬犁过来,目光直抵窑洞最里面铺着狼皮的椅子。

    椅子上坐着个抽旱烟的光头,身后还站着两个健硕高大的汉子。

    光头是鬼市的话事人,人称九叔。

    九叔面前是一米多宽的过道,没有什么障碍物,端坐椅子上,目光投向王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