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市下属某个小县城,街边的小饭馆内。
老板和老板娘悠闲地嗑着瓜子,满意的看着年轻的服务员小伙子忙里忙外,不带一刻停歇,感叹着这是今年招聘的最有性价比的员工。
待年轻人擦干净桌子,整理了店面,倒了垃圾,又把柜台收拾的整整齐齐,老板这才把他叫到跟前。
“小林啊,来,过来,跟你聊点事。”
年轻人听到后起身来到老板面前,一双眼睛很通透,任何一个有阅历的人都会很喜欢这双眼睛,因为你从其中看不出任何的复杂心思,如果放在古文中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
“老板,您叫我什么事?”
在红尘中颠簸许久,他的行为和面容不再是东施效颦一般的僵硬,他开始学着滚滚红尘中的无数人说话做事。
当然,这一切在外人看来更像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年轻人开始逐渐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病”在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
老板笑着吐掉嘴里的瓜子皮,满意的看着眼前的小伙子:“最近干的很不错,我和你嫂子商量了一下,以后工资每个月给你多加二百块钱,可不能骄傲啊,得继续努力。”
老板说后半句的时候脸色稍微严肃了一些,萝卜大棒加甜枣的手法很稚嫩,但架不住这二百块钱是真的好用。
“谢谢老板。”年轻人微笑着回应,说完就开始继续干活,他还是那副话不多的样子。
晚上下了班,他骑着老旧的二手电动车回了家,还是远远的看到家门口的灯,老人照旧在院子里坐着。
自从他开始上班,每到这个点,老人都会提前打开门,坐在院子里等他回来,天气好点坐在院子中央,天气不大好就坐在屋檐下面,总之反正是要看着他回家才算安心。
李长青将这归咎于老人的心病,或许是那年他突然听闻子女的噩耗太过猝不及防,所以他现在总要看着人全乎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才算安心。
对此年轻人也没多说什么,老人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小孩脾气,总得来说就是耍赖,你今天跟他说好了不让他出来省得受冻,他满口答应。
第二天你回家还是会看到院子里有个人影眼巴巴的等着他,风雨无阻。
这一次也是一样,电动车刚到院子附近几十米,老人就听到了电动车颠簸的声音,连忙从躺椅上起身一阵小跑到门前,把大门打开。
这还不算完,他顺着门槛探头探脑的往外看,要确认一下是不是自己家的人。
发现是年轻人之后,老人这才喜笑颜开,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推车的年轻人往里进。
年轻人往里推车,他往外关门,配合的很是默契。
“累不累?忙活一天是不是有点饿,我给你弄点吃的。”这话老人每天都会说几遍,哪怕他知道饭店肯定管饭,他也是照问不误。
年轻嘛,正是能吃的年纪,六点吃饭九点就饿了太正常了。
“不累,老板今天给我每个月多加了二百块钱。”年轻人一边停车一边说着话,像是普通的话着家常。
“真的?”老人眉眼一笑,笑的当然不是钱,而是得意,得意自家小伙子的优秀。
“这说明你干得好么,这年月老板肯主动加钱肯定是对你满意的不得了。”
年轻人停完车,看着老人三伏天老人脸上密密麻麻的汗珠,才想起已经入夏了。
“过段时间给家里装个空调吧。”
“要那干啥,我不热,你一个月才赚多少钱,你留着。”老人立马不乐意了,他觉得给自己这种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花钱就是浪费。
年轻人这么久了也摸透了这老头的脾气,也不像之前那样干犟嘴,他学会了迂回。
“我热,头一天晚上热得睡不着第二天总归是没力气的。”
他找了这么个理由,果不其然,老人一下子就不反对了,还帮着出谋划策。
“那得装,我过两天问问村头电工老刘,打听打听都是个什么流程。”
“行。”年轻人微笑回应。
--------------------
大夏市的某个高楼天台,沈林坐在楼边以最高角度俯瞰着整座城市。
夜晚的大夏市他在刚回到四年前的时候领略过了,难得有时间在白天看到这座城市的一切。
也没什么特殊,该矮小的地方矮小,该破旧的地方破旧,比不得一线城市的繁华,也比不得旅游城市的秀美。
大夏市的普通即使是放在诸多四五线城市里,也是扔在地图上注意不到的那种。
可这也确实是沈林土生土长的地方,这里有过他丧父时的懵懂,也有母亲死亡时的颓废与哀伤,更有绝望之下的一次又一次濒临崩溃。
故乡有时候就是这么一种奇特的地方,说起它的时候你很难找到它什么优点,说起它差的不行的时候你又觉得它也没那么差。
沈林就这么在高楼之上看着人群在城市烟火气中来来往往,又看了看背后关押疫鬼和鬼楼梯的黄金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