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带胖东来,我在古代GDP第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3章 霍家嫉妒,战局恶化
    这时候,蔡洵注意到了不远处的萧怀瑾。

    作为新科的探花郎,萧怀瑾一直很受注目。

    他容貌出众,文采斐然,都城之中很多世家大族都想要招他为婿,镇国公府也在其中。

    他妹妹晚棠曾偷摸去瞧过,原是陪她的好友去瞧的,结果她自己看上了。

    他也是头一回见晚棠对一个男人这么上心。

    她已与霍知羽和离,要再嫁倒也无妨。

    只是萧怀瑾都拒绝了,并言明自己已有未婚妻。

    即便如此,还有不少世家大族还未放弃。

    只不过眼下出了建康沦陷这事,便也就搁置了。

    蔡洵见萧怀瑾也在看岳家的换粮摊位,蔡洵主动走了过去。

    “萧大人。”

    “蔡世子。”萧怀瑾回神,并回以一礼。

    “萧大人为何来此?”

    “本欲出门买些米粮,恰巧遇到岳家换粮,便停下来看了看。”

    “萧大人觉得岳家此举意欲何为?”蔡洵问。

    “我觉得应当如他们说的那般,就是为了做善事。”萧怀瑾回答。

    “世人多利己,尤其大难当头,萧大人觉得岳家会舍己为人?”蔡洵问道。

    “但这就是她会做的事情,我想她应当早早地想了法子,存了足够的粮食,如今分出一些给平民百姓,定是不会损伤到她自己,同时也能给其他一些福利,是为双赢。”萧怀瑾道。

    “萧大人似乎对岳家很了解?”蔡洵道。

    “我与岳家不熟悉,我与田家是同乡。”萧怀瑾回答。

    “确实,我听说过,今年崖州那边有两人表现优异,一人是萧大人,还有一人便是田大人,是岳家少夫人的弟弟,这么说来萧大人从前便认识他们姐弟了?”

    “认识,往日还承过他们家的情。”萧怀瑾说得很是坦荡。

    “原来如此。”

    ###

    霍家。

    霍老夫人现在愁得白头发又多了一倍。

    虽然大魏国门大开的责任不在霍霆轩,但北辽军入境后,现在与他们交锋的第一人便是霍霆轩所在的江淮路了。

    霍老夫人都担心死了,生怕霍霆轩有个好歹。

    别看霍霆轩之前这些年步步高升,但实际上做的都是京官和地方官,并未真正出征打仗。

    因此老夫人很忐忑。

    她可就这一个儿子啊!

    真要有个好歹,让她老太婆还怎么活呀!

    而她现在也不能光顾着担心霍霆轩,眼下府里还有诸多事情需要她操持,尤其现在各家都在囤积粮食,霍家按理也该多准备一些。

    但霍家家底子薄,霍家祖上的庄子田产在老侯爷手里就被卖得差不多了。

    前些年霍霆轩步步高升俸禄和官家的赏赐确实没少拿,但那时候家里有岳翎兜底,霍家上下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压根没好好置办产业。

    “挨千刀的岳翎,这些年霆轩这么多的俸禄赏赐,都被她自己拿走了!”霍老夫人又忍不住骂起了岳翎。

    一旁的金嬷嬷只能小声附议不敢反驳。

    金嬷嬷心里清楚,霍霆轩的俸禄赏赐都用在了家里开销上了,岳翎并未贪墨。

    家里情况不好的时候,岳翎拿嫁妆出来贴补,后来好起来了,自是不能继续拿嫁妆贴补了,优先用霍霆轩的俸禄。

    但霍老夫人挥霍惯了,燕窝要买最好的,当归要买最好的,一日三餐也得用最好的,她院子里伺候的丫鬟六个不够得要八个。

    那时候岳翎也曾好心提醒过老夫人要开源节流,老夫人哪里听得进去,只说岳翎不孝顺,她都没几年好活了,省着钱给谁?

    “老夫人,现在府里就这么多银子,要不我们改买黍米?同样的钱买黍米能囤一些,真有个万一,也能多撑些时日。”金嬷嬷建议道。

    “那东西是人吃的吗?我们怎么说也是伯府,放眼都城内,哪个勋爵人家的老太太是吃黍米的?”老夫人嫌恶道。

    闻言金嬷嬷立马垂头,不敢再建议了。

    这时候霍知羽从外头进来,听到老夫人和金嬷嬷的对话,直接说:“祖母,你可不知道,那岳家可是威风了呢,竟在大街上支起摊子跟人换粮食,十斤杂粮换十一大米,说是做善事。”

    “他岳家哪来这么多大米?”老夫人忙问。

    “谁知道,可能岳翎庄子上丰收了吧。”霍知羽阴阳道。

    “这贱人,粮食多就这么闹,显得她了!她要真有那么善,怎么没见她往霍家送?怎么说我也是她前婆婆,喊了这么久的娘,竟是半点孝心都没有!”老夫人气愤地骂道。

    老夫人越发生气了,她正为点粮食发愁,岳家却在送人,她能不气吗?

    但除了在家里骂几句,也拿岳翎田荞他们没有办法。

    现在她心里的最大的安慰便是她儿子如今比岳临风得势,假以时日她定能看到岳翎后悔的嘴脸。

    ###

    这一仗比预想的还要惨烈。

    卫享率军应敌,持续阻击,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几十场,虽也小胜了几场,拖缓了北辽军南下的进程,但最终未能截住北辽军。

    其中霍霆轩也完成过几次突袭,有胜有负,表现算是上乘,没有辱没了霍家门楣。

    一开始朝廷安抚说能很快平息之时大家还信,但随着战事越演越烈,百姓也意识到危险已至。

    随着战况越来越糟糕,民心开始动摇,城内有条件有家底有条件的不少陆续选择了出逃。

    甚至有地方驻京官员也选择逃亡,他们熟悉地方路径,可借“回原籍筹粮”“联络乡兵”等名义离京,朝廷无力核查。

    一月前,北辽大军在焦山之战中以火箭焚毁大魏军 700余艘战船,彻底摧毁大魏水军主力,解除水上威胁。

    同时北辽军已围困扬州两月有余,大魏军队驰援无力,处境危急。

    然后皇上便以“南巡募兵”的理由,带着人马南下了。

    学过历史的田荞知道,皇帝这是南逃了。

    田荞学过的历史里,这种事情也是发生过的,例如安史之乱李隆基逃蜀,永嘉之乱司马睿南渡建东晋。

    而在她现在生活的这个架空世界里,上一次的南逃也不算久远,大魏原本的都城在北方,因被北辽入侵而南逃至此,留着半壁江山安稳过了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