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嘉靖年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章 改行了
    君臣二人沉默良久。

    嘉靖最终叹了口气,道:“暂时收起来吧,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是首要。

    好高骛远不可取,这是朕对你的警告,也是朕对你的提醒。

    有些事情……还是装在心里为好。”

    徐孝先无语。

    这不是你让我毫不隐瞒的跟你说的么?

    这怎么还都不对了。

    嘉靖没发现徐孝先偷偷翻了个白眼给他。

    低头掀开那潦草的大明疆域图,看着徐孝先写出来的章程。

    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你这字……朕如何用印?

    乱七八糟的,怎么涂改这么多?”

    “刚才臣分心……。”

    “歪歪扭扭的,谁能认识你写的是什么?”

    嘉靖不满的抬头瞪了一眼:“出去。”

    徐孝先急忙从书案后面走了出去,随后嘉靖便四平八稳的坐了下去。

    比刚才徐孝先谨小慎微的样子来,明显能感觉出,这才是那把椅子的真正主人。

    “算了,朕替你誊抄一份吧。”

    嘉靖拿起又看了看,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

    家都没来得及回,就被自己揪到宫里到现在。

    不说功劳,就是这份辛劳就让嘉靖感到很满意。

    于是当在外面总算是平复了自己心猿意马、忐忑羞涩的心情的菽安,悄悄走进仁寿宫的御书房时,就看到了差点儿让她惊掉下巴的一幕。

    只见嘉靖认真的埋首书案前,神情专注认真地写着什么。

    而那位则是手拿一张宣纸,一个字一个字轻声的念着。

    时不时嘉靖会抬起头询问徐孝先到底是哪个字,后者是直接用手扒拉着徐孝先手里的宣纸,看看是不是自己要下笔的那个字。

    “念慢点……你看,又写错了了。”

    嘉靖把毛笔往书案上一拍,没好气地瞪着徐孝先:“你着什么急你?

    着急回家啊?

    信不信朕让你今晚回不了家?”

    “皇上,臣念的已经够慢了。”

    “那怎么朕还写错了?是朕的错了?”

    “要不算了吧,这道旨意臣也不是很着急要用,要不就等臣用的时候再找皇上您……?”

    徐孝先一脸苦瓜相。

    他觉得他体会到了黄锦、菽安、菽言等侍奉在嘉靖身边众人的苦了。

    这也太难伺候了。

    念慢了不行,念快了也不行。

    看着一脸苦瓜相的徐孝先,黄锦几人低头笑着。

    而刚进来的菽安则是难以置信,这样的待遇……哪怕是在皇上众多子女中,恐怕也只有思柔公主跟景王才有的吧?

    尤其是刚刚嘉靖训斥徐孝先时的那份神态,完全就像是在训斥儿子似的训斥徐孝先。

    “好高骛远的毛病得改,欲速不达的道理也得懂!”

    嘉靖再次提起毛笔,有些无奈的微微叹口气:“重新来。”

    “……。”

    这是还没有训斥够?

    黄锦心里不由这般想着。

    有了前几次的生疏与失误,接下来两人的配合就要默契了很多。

    徐孝先此时也才发现,嘉靖在写每一个字的时候,其实都会在心里默一遍,然后才会稳稳的落笔于纸上。

    不像徐某人,写了一半了才想起来自己要写什么字:剩下的半边怎么写来着?

    终于写完盖上了印,嘉靖满意的看着自己小楷。

    扭头道:“按理说这种事情你北镇抚司出马,山海关也好,辽东镇也罢,不也都要给你这个徐镇抚几分面子?

    为何还非要让朕来写这道秘密旨意呢?”

    “还是公对公好一些。”

    徐孝先也不藏着掖着,道:“即便北镇抚司打着公对公的旗号,但终究要跟那些个总兵了、指挥使了套交情忙应酬。

    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到时候人家万一有什么事情找上臣了,您说臣是应还是不应?

    更何况……臣所做的这一切,车马店也好,还是市舶司也罢,都是跟银子打交道。

    万一人家也想参合一把,臣以为会腐蚀、瓦解军心的。

    所以还是靠皇上您的旨意,臣来奉命办差最是稳妥了。”

    听着徐孝先的解释,嘉靖满意的点着头。

    这混账小子别看胆子大,但其实胆子也很小。

    但让他嘉靖最为欣赏的,便是这份不近人情的秉公办理。

    上任北镇抚司掌印镇抚也快近一年的时间,最起码没有像其他几任掌印镇抚那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人情走礼与交际应酬。

    恨不得通过自己北镇抚司掌印镇抚的身份,把整个京城的大大小小官员都结交个遍。

    而徐孝先就不同了,上任后没有结交几个京城官员,倒是得罪了不少官员。

    但人家还能不在乎,甚至根本不理会。

    “行了,今日也辛苦了,回去吧。

    明日起……算了,朕准你歇息两日,而后赶紧把你给朕画的大饼落实了。

    要不然看朕怎么收拾你。”

    嘉靖摆了摆手,看着徐孝先美滋滋的把很快表好的圣旨收起,行礼后便跟着宫女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