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嘉靖年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真进草原了
    五月端午。

    天色灰蒙蒙的时候,徐孝先、李七儿以及霍奴儿、鱼鳞儿一行七人已经在车马店准备妥当。

    而除了他们在后院准备着,其他路过住宿的商旅此时也在忙碌着牲口跟货物。

    破旧的灯笼下,清冷的清晨,新的一天便在众人的希望中开启。

    姚氏着急忙慌的拿着一个鼓囊囊的包袱小跑着过来,棉袄下的胸口颤巍巍的晃动着。

    “徐大……徐兄弟,拿着路上吃,是粽子、甜的,刚煮熟的。”

    姚氏仰头看着刚翻身上马的徐孝先笑着道。

    徐孝先示意李七儿接过,微笑着感谢姚氏:“姚姐有心了,多谢。”

    “客气啥啊,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姚氏眼中透着一丝不舍:“都有呢,今日只要出门的我都给准备了,免费,不要钱的。”

    “那你小心杨掌柜肉疼。”

    徐孝先莞尔,开着玩笑道。

    一旁的杨展脸有点儿黑。

    还真是一个虎娘们,傻了吧唧的,你就不能说是专门为徐大人准备的?

    还非得挑明了大伙都有,还免费的。

    这让人家怎么记你的好?

    看着杨展六人都已经翻身上马准备妥当,吸了一口清冷的新鲜空气,打量着乱糟糟闹哄哄的后院。

    虽然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长,但前后这么几日的时间,竟是让徐孝先对车马店隐约有了几分感情。

    “后面有机会,请姚姐跟杨掌柜去京城做客。”

    徐孝先由衷的说道。

    姚氏那一双送别的眼睛里此刻只有徐孝先。

    听到徐孝先如此说,连忙有些激动跟感伤的点着头。

    杨展愣了愣,不过也是跟着姚氏一同点着头。

    “好,到时候我给徐兄弟带最好的虎皮过去。”

    杨展说道。

    随即徐孝先对着姚氏、杨展跟梁鸿、赵山河等人摆摆手告别,七人十四匹马便缓缓走出了车马店的栅栏门。

    这一趟辽东行,无论是收获还是过程,徐孝先都是满意的。

    而接下来就是看如何让这一趟的结果与利益最大化了。

    轻装简起,一行七人十四匹马踏上官道便开始放马疾驰。

    进了山海关停留一夜后,在天色未亮时,七人便再次起程。

    即便是不用特地赶路,他们也能够在日落之前赶回京城。

    加上他们每人都足有两匹马换着骑,因而到达京城城门口时,夕阳还懒洋洋的挂在西方天际。

    连着两天一路行来,辽东依然是春寒料峭、枯黄一片。

    而进入山海关继续往京城路上,绿草茵茵的景象便开始映入眼帘。

    所以当徐孝先等人到达京城城门口时,依然还是一副冬季御寒的装扮,引得路人不由纷纷侧目惊奇的看着他们。

    草原上的羊皮袄像是有魔力一般,自从穿上后,徐孝先等人就舍不得再脱下来。

    毕竟,这玩意在寒冷的冬季是真保暖。

    更为重要的是结实耐用,还不怕脏不怕水。

    霍奴儿、鱼鳞儿在进入山海关时,就被那雄浑高大的城门,以及连绵不绝的长城惊得说不出话来。

    而这一路上两人的心情也是既兴奋又紧张,哪怕是赶路途中路过的村舍,在两人眼中仿佛也是什么了不得的新奇事物。

    尤其是随着距离京城越来越近时,路上的行人马车乃至轿子,包括五月端午后,依然还沉浸于踏青的红男绿女,更是让霍奴儿跟鱼鳞儿连连好奇。

    因而此时望着雄伟壮观的京城城门,熙熙攘攘、进进出出的人群,两人再次震惊的张大了嘴吧。

    于是霍奴儿很不合时宜的问了一句:“这么高大的城门,俺答真的来过?”

    徐孝先瞬间脸绿了:你特么莫非是俺答派过来的奸细?

    要不是这段时间徐孝先通过鱼鳞儿,把他家里的八辈祖宗所有情况都摸的一清二楚的话,此刻是真有种拔刀的冲动。

    “他也就是在城门外转了转,一看城墙上那么多英雄善战、还有黑漆漆火炮镇守的城墙,当时就吓得腿发软,连忙就撤了。”

    徐孝先睁眼胡说八道着。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不能干。

    “可草原上传说,俺答在城门下骂了你们的皇帝,还跳下马背在你们紧闭的城门上撒尿,你们都没敢……。”

    “不是……。”

    徐孝先有些无语,看着呆呆的霍奴儿纳闷道:“你是不是诚心气我呢?还是说你跟鱼鳞儿南下不是为了求生活,而是为了耍威风?”

    “我说错了么?”

    霍奴儿有些不明白徐孝先为何突然就急赤白脸的。

    于是看向旁边的鱼鳞儿问道。

    鱼鳞儿摇着头,道:“可能徐大哥要面子吧,你不该说出来的。”

    “我就是好奇。”

    霍奴儿看着徐孝先真诚的说道。

    徐孝先干脆无视了那张很真诚且冒傻气的脸!

    排队轮到徐孝先他们接受检查,马背上的包裹按照规矩应该打开检查。

    但北镇抚司回到了自己的地盘,这些规矩北镇抚司自然是不需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