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别锄了,就到这里吧。”
下午五点钟,天渐渐黑了,头顶是浓着化不开的乌云,细细的雨珠落了下来,打在李浪手臂上。
下大雨了。
开荒进度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半的地没有锄。
不过种菜这是好事,好事多磨,明天再接着锄,也是一样的。
这地锄完了,还得挖坑撒菜种子,还要浇水浇粪,后面流程多得呢,不急这一时半刻。
更何况,这开荒出来的菜园,就在村口。
村口人家比较多,搞不好有几家养了鸡鸭,鸡鸭会吃菜种子,也会吃菜芽。
因此,李浪还得给这菜园子,弄个拦鸡鸭和鸟雀的篱笆。
这可是个大活,一天工分可完不成。
于是,李浪不着急,催促老爹和吕安娜童玉书几个人,赶紧回家躲雨。
这几人沾李浪的好运,到了家,大雨就滂沱落了下来。
雨声噼里啪啦,打在屋顶的茅草上,雨水沿着茅草间隙落了下来,汇成一条小溪流,流到了院子外边。
李浪家院子,排水做得很好,是老爹年轻时候专门做的。
“好大的雨呀!”童玉书和吕安娜坐在屋檐下,望着天空下的滂沱大雨,感慨道。
她们来双水村下乡插队也有大半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雨。
“落了春雨,庄稼喝了水,长着就快。”
“这下大雨是好事。”
李浪笑着说道,走出屋子时,手上端着两杯茶。
“两位老师,来,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下雨天就冷了,正是喝热茶的好时候。
“谢谢李队长。”
“谢谢李大哥。”
两个女知青顺手接过了茶杯,道了一声谢。
李浪看着外头的大雨,雨势渐大,对俩个女知青道:
“这雨太这么大,一时半刻你们也回不去,我昨天正好去镇上采购了一批物资,买了蔬菜还有大米,你们就留在家里吃个晚饭吧。”
俩个女知青一听,顿时有点激动。
有蔬菜!还有大米!
这可是村里头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闹饥荒的年头,家家户户饿着只能吃稀饭咸菜,李浪家却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还有香喷喷的大米饭,怎能让童玉书吕安娜这俩个女知青不惊喜?
“李队长,这,这怎么好意思,无功不受禄……”
童玉书脸皮薄,一听李浪留她吃饭,挺难为情。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你们今天不是帮我开荒了吗?”
“再说了,也就添两双筷子的事,不用放在心上。”
童玉书张张嘴,想要再说些什么,却是被吕安娜拉了一把。
“玉书,听李大哥的,别不好意思了。”
“大不了咱们先吃这一顿,以后再还回来。”
“也只好这样了。”
童玉书点点头,也觉得有道理。
李浪听到两人的悄悄话,会心一笑,
还是城里来的知青素质高,文化人就是不一样,知恩图报。
“你们在这坐会,我去厨房里帮我爹烧饭。”
李浪正要起身去厨房,吕安娜却是忙放下搪瓷杯子,“李大哥,我也来帮忙。”
“李队长,我也来帮你们打下手!”
这俩个女知青,就是不愿意吃白食,非要在厨房帮点忙。
但李浪家厨房就那么大,哪塞得下四个人。
没办法,李浪和李大海只好去歇了。
一个去看俩个闺女,另一个则是回了自己卧室。
趁着俩个女知青在厨房忙活,李浪得了空闲,回了自己屋里。
看着窗外下的滂沱大雨,李浪突然来了灵感,构思了两篇小说。
随即,拿来铅笔和信纸,又开始书写。
“李大哥,开饭了?”
“李大哥?”
“李大哥你在屋里干嘛呢?”
就这样过了一个小时,李浪写着出神,没注意到吕安娜在喊他。
门突然被推开了,吕安娜走了进来。
李浪一看吕安娜进来,赶紧把稿子塞到了枕头下。
尽管藏着很好,但还是被吕安娜看到了。
吕安娜虽然看到,但是装作不知道,“李大哥,饭做好了,就等你了。”
“好。”
李浪点头,跟着吕安娜出了卧室。
吕安娜出卧室的时候,还特意回头,好奇地朝枕头看了一眼。
炕桌上,香气扑鼻,美味佳肴。
“这些菜是……”看着这一桌菜,李浪怔了怔。
这桌菜的风格,显然不是他们的东北菜。
“这些菜是吕老师做的。”李大海笑着解释道。
“吕老师做的?”李浪很惊讶,忙看向吕安娜,
“吕老师,你还会下厨呢?”
吕安娜低着头,有点羞赧,“会一点点,不是很多……”
李浪却是满脸疑惑,“去年我好像听你说过,你不会烧菜来的……”
童玉书趁机插嘴道:
“李队长,你不知道吧,安娜她今年过年回家,跟着她妈妈……”
“玉书!”吕安娜突然出声,打断了童玉书的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