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拔氧气管,清冷美人杀疯七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章 我今年必上京城大学
    田小菊胸脯剧烈起伏,眼神却像淬了毒的刀子,又嫌弃又恨,她狠狠剜着杨苏苏:“滚去干活!干不完别回来吃饭!陆家不养闲人!”

    要不是因为这个扫把星,她儿子怎么可能连考场都没进去。

    每每想到这件事,田小菊心脏都拧着弯的疼。

    杨苏苏瘦削的肩膀剧烈地颤抖了一下,嘴唇咬得死死的,尝到了血腥味。

    她猛地低下头,散乱的头发遮住了她惨白如纸的脸和眼底翻涌的屈辱与恨意。

    她争辩过,不是她把东西弄丢的,也不是她故意藏起来的。

    可没有人相信不是她干的。

    陆政然不信。

    没有一个人……信她。

    当初说对她好,喜欢她,只不过是陆家人凑在一起演了场戏,太可笑了。

    她生在京城,长在京城,家里向来富裕,什么时候吃过这种苦?

    她只是拖着像灌了铅的双腿,一步一步挪到墙角,拿起那把沉重的长柄粪瓢,木头把子硌着她掌心被磨出的水泡,钻心地疼。

    她双眼麻木的走到茅厕,站在池边,看着里面翻滚蠕动的污秽,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她闭了闭眼。

    再睁开时,里面只剩下一种近乎麻木的冰冷。

    她挽起补丁摞补丁的袖口,露出瘦得伶仃的手腕,将长柄粪瓢狠狠插进粘稠污浊的粪水里,奋力地搅动、舀起,再费力地泼到旁边的堆肥坑里。

    粘稠的粪浆溅起,不可避免地沾满了她的裤腿、手臂,甚至有几滴冰冷的污点溅到了她的脸颊上。

    她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动作,一下,又一下,仿佛感觉不到那蚀骨的恶臭和令人窒息的肮脏。

    夜,彻底沉了下来。

    等杨苏苏忍着可心把茅厕掏完,陆家院子早已沉寂下来。

    饭早已经吃的干干净净,连一点汤都不剩,饭桌上只剩下脏兮兮的碗盘,田小菊盘腿坐在炕上,怀里抱着陆多米,手里拿着筷子,用筷子尖剔牙,看到杨苏苏又是狠狠一个白眼。

    陆仙娥捏住鼻子干呕::“嗯……臭死了,娘,她这么臭,还怎么帮咱们刷碗?”

    陆家四个孩子都连滚带爬跑到炕里去。

    只有陆多喜关心的看着杨苏苏。

    嗯。

    就是关心。

    陆多喜当然关心杨苏苏啊,关心她有没有一步步朝着她最想看到的方向去发展。

    嘻嘻嘻。

    杨苏苏浑身上下散发着浓烈到无法洗去的粪池恶臭,头发黏腻地贴在额角,脸色在昏黄的煤油灯的灯光下灰败得吓人。

    她那双曾经也算得上纤细白嫩的手,此刻指甲缝里塞满了黑黄色的泥垢和污秽,指关节红肿不堪,掌心布满了水泡磨破后留下的血痕。

    她甚至没有力气去打水清洗,只是拖着疲惫到极点的身体站在门口,死死的看着屋里的每一个人。

    看到陆多喜的时候,心里还是安慰的。

    打死她也想不到,造成她如今局面的人,就是陆多喜。

    杨苏苏最终将目光转向陆政然。

    她期盼着,陆政然替她说几句话。

    可是没有。

    陆政然坐在那里,面色颓然,压根没注意到她。

    仿佛她是空气一样。

    杨苏苏冷笑了一声。

    田小菊也觉得她臭:“碗我来刷,你从今天开始搬到外面猪圈去睡,现在不养猪,你去那边睡晾晾身上的味儿,等不臭了再搬进来。”

    杨苏苏心已经死透了,她没说话,转头去西屋把东西都搬出来,搬到猪圈去。

    翌日。

    各家各户刚起来。

    天晒着,炙烤着,温度在六月达到了顶峰。

    大家没办法上地干活,只能闷在家里躲凉,对老百姓来说,不干活就是累,就是难受,这日子一点盼头没有。

    姜晚晴起了个大早,把白糖拿出来,糖刚放在灶台上,外面大喇叭刺啦的响起来。

    看来是大队有事儿要宣布。

    姜晚晴把手往腰间的围裙上蹭了蹭,走出去听着广播通知。

    大队铁喇叭里面响起风建设的声音:“歪歪~”

    “各队队员,各位队员,请你们立马放下手里的活计,现在立马赶来大队点开会,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林禾也听到了,她过来:“晚晴,走,去看看你建设叔要说啥。”

    姜晚晴把白糖袋子紧好,藏到柜子里:“来了娘。”

    娘俩收拾完屋子,把门锁上,出门去了。

    路上碰到几个熟人,搭伙往大队方向去,姜家离大队近,五六分钟就走到了。

    姜晚晴和林禾找了个靠外面的地方站,墙头下还有阴凉,没那么晒。

    日头像烧红的烙铁悬在头顶,空气烫得吸进肺里都发疼,地皮裂开一道道扭曲的口子,宛若渴死的巨兽张开的嘴,队员们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随时随地都会被吞进去。

    队员们都到了。

    大队长冯健设站在个破木箱子上,黧黑的脸膛晒得冒油,嗓子眼也干得发劈:“都听好了!”

    “天老爷不给活路,咱们自己蹚!各家各户,有力气的,都给我上山!挖野菜,搂树叶!屋前屋后,哪怕巴掌大的地方,也给我种上点东西!能换粗粮的,赶紧想法子换!这是抗秋!是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