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回去后没两天,陈兴平就接到了县机械厂刘厂长亲自打来的电话。
“兴平!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杨部长回去后亲自打的招呼,上头一路绿灯!你的那个卫生巾生产线项目,批了!完全按照你的想法来!”
陈兴平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太好了!厂长,这次真多谢您了!”
“谢我干啥,是你自己本事大,入了杨部长的法眼!”刘厂长哈哈笑着,随即语气稍微正经了些,“不过兴平,厂里这边呢,也有点小条件。你看啊,这单独开一条生产线,占用人手、机器、材料,肯定会影响厂里本身的生产任务。所以上头的意思是,这前期投入的成本,包括材料研发、设备改造、人工这些,需要你先垫付一部分。等以后产品出来了,见了效益,再从利润里扣还给你。你看……”
陈兴平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爽快答应:“厂长,这没问题,合情合理。该我承担的部分,我绝不推辞。只要厂里全力配合技术支持就行。”
他深知,有投入才有产出,这点风险他担得起。
更何况,有了杨部长这层关系和厂里的正式立项,后续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痛快!我就喜欢跟你这样的明白人打交道!”刘厂长更加高兴了,“那行,你尽快把更详细的设计图纸和材料要求送过来,我让厂里的工程师和技术骨干组成个小组,专门配合你!”
“好!我尽快整理好送过去!”
挂了电话,陈兴平心情大好。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允棠。
“真的?批下来了?”林允棠正在给安安喂米糊,闻言惊喜地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这么快?那位杨领导说话这么管用?”
“嗯,老杨能量不小。”陈兴平笑着点头,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她碗里,“厂里也答应了全力支持,就是前期投入需要我们先垫一部分。”
“垫钱是应该的,哪能光让公家出钱。”林允棠很是明事理,她对丈夫的事业充满信心,“这下好了,等你把机器弄出来,我这边夜校也快学完了,正好能帮上忙!”
“是啊,以后你就是林厂长了。”陈兴平打趣道。
林允棠脸一红,嗔怪地看他一眼:“瞎说什么呢……我就是帮你打打下手。”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对了,”陈兴平想起另一件事,“月初市里那个座谈会,老杨点名让我去。这一去估计得三四天。我想着,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四九城,首都,咱们还没一起去过呢。”
“我?我也去?”林允棠愣了一下,有些心动,但又放心不下,“那安安怎么办?她还这么小……”
“让爹娘带几天没事的。娘带娃比咱们有经验。”陈兴平劝道,“咱们结婚到现在,还没真正二人世界出去走走呢。正好趁这个机会,我带你去首都看看,看看故宫。”
林允棠被他说得越发心动。
四九城啊,那可是大人物住的地方!
哪个中国人不想去看看?
她犹豫了一下,看着丈夫期待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那……那行吧。我去跟娘说,让她多费心几天。”
“哎!这就对了!”陈兴平高兴地握住她的手。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陈兴平忙着整理技术资料交给机械厂,又安排好合作社和家里的一切事宜,特别是嘱咐武奇和几个得力帮手看好鱼塘和养殖场,有事随时打电话到市里招待所。
林允棠则给安安准备了好几天的口粮和换洗衣服,细细地交代婆婆各种注意事项,虽然放心,但临走前还是抱着闺女亲了又亲,依依不舍。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
两人坐上了通往四九城的绿皮火车。
找到自己的硬座座位坐下,林允棠看着窗外缓缓移动的站台,心情有些激动又有些新奇。
她不是第一次坐火车,但和丈夫一起出远门,去往首都,这还是头一遭。
“兴平,四九城真的很大吗?比省城还大?”她忍不住问。
“那当然大得多!那可是首都!天安门广场老大了,故宫里房子多得数不清,还有颐和园、长城……”
林允棠听得入神,眼神里满是向往:“不知道那里的人都穿什么……听说首都的姑娘都穿得特别时髦,百货大楼里都是最新款的衣服。我这次去了可得好好看看,学学人家是怎么打扮的,以后咱们的产品包装、设计,说不定也能用上。”
陈兴平看着她那认真盘算的小模样,觉得可爱极了,忍不住凑过去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我媳妇最好看,穿什么都时髦!”
林允棠吓了一跳,赶紧推开他,脸红红地看了看四周,小声啐道:“要死啊你!车上这么多人!”
陈兴平嘿嘿直笑。
火车哐当哐当地前行,沿途的风景从熟悉的农田逐渐变得陌生。
旅途漫长而枯燥,两人靠在一起说着悄悄话,看看书,倒也不觉得太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