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膏生意是越做越红火,“香泉紫云膏”的名声算是彻底在县城乃至市里都打响了。
合作社的规模又扩大了不少,邓通和武奇把生产安排得井井有条,春妮带着几个姑娘负责县城和市里的几个固定销售点,收入是节节高。
陈兴平呢,则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即将临产的妻子林允棠身上。
媳妇儿马上就要临盆了,陈兴平初为人父,一天天的紧张得不行。
生意越来越红火,陈兴平挣的钱也越来越多。
有钱,就会被人盯上。
盯上陈兴平的,是县城里一伙游手好闲、专门干些偷鸡摸狗勾当的混混。
为首的叫癞头刘,是个惯偷,手底下聚了两三个同样不务正业的小年轻。
他们观察犀牛村的香膏摊子不是一天两天了,眼看着那钱盒子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的,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痒痒。
他们原本也想过去摊子上找茬或者收“保护费”,但之前赵老四雇的那伙混混屁滚尿流跑出县城的事儿,在道上传得沸沸扬扬,连带着陈兴平当年那些真假掺半的“赫赫威名”又被翻了出来。
癞头刘这伙人胆子小,欺软怕硬,明着招惹陈兴平?
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
可那白花花的银子诱惑实在太大了。明的不行,就来暗的!
癞头刘琢磨着,陈兴平一家一直住在城里,听说他媳妇快要生了。
那家里,肯定放着不少现钱和值钱东西!
香膏卖得那么好,能没钱吗?
媳妇儿要生了,陈兴平指定忙得脚不沾地。
于是癞头刘就有了撬房子的想法。
趁陈兴平一家不在家的时候,溜门撬锁,进去大干一票!
得了手就立刻离开县城,找个地方潇洒快活去!
他陈兴平再厉害,总不能为了点钱满世界追他们吧?
癞头刘把这个想法跟手底下两个小弟,瘦猴和胖墩一说,这俩货也是眼睛放光,一拍即合。
他们开始暗中留意陈兴平一家人的动向,摸清他们大概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来。
这天,天气不错。
陈兴平看着林允棠在家闷得慌,便柔声说:“允棠,今天太阳挺好,我扶你出去走走?顺便去档口看看,然后去县城门口等等爹娘,他们不是说今天带新禾下来看看咱们吗?”
林允棠确实觉得浑身酸软,出去透透气也好,便笑着答应了:“好啊,正好我也想新禾那小家伙了。”
夫妻俩慢慢悠悠地出了门,先去了百货大楼附近的档口。
春妮正忙活着,看到他们来了,赶紧招呼:“兴平哥,允棠姐,你们怎么来了?允棠姐你这都快生了,可得小心点。”
“没事,出来走走,老躺着也难受。”林允棠笑着摸摸肚子。
陈兴平跟春妮简单问了问今天的销售情况,一切正常。
他看着妻子脸上有些倦容,便没多待,搀着她往县城门口走去,去等爹娘。
等了一会儿,就看到陈明德背着个包袱,王秀兰怀里抱着咿咿呀呀,已经一岁多白白胖胖的女儿陈新禾,从牛车上下来。
“爹!娘!”陈兴平招手。
“哎!平兴平,允棠!”王秀兰赶紧抱着小女儿过来,先打量林允棠的肚子,“咋样?感觉还好不?这几天没啥动静吧?”
“没呢,娘,好着呢。”林允棠笑着,伸手去逗小姑子新禾,“新禾,还认得嫂子不?”
小新禾也不认生,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冲着林允棠咯咯笑。
陈明德把包袱递给儿子,里面是些自家种的新鲜蔬菜和鸡蛋,还有给未来孙孙做的小衣服:“家里都好,合作社也好,你们放心。就是惦记你们,下来看看。”
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陈兴平看着父母和妻妹,心里暖暖的:“走,爹,娘,今天难得下来,我带你们在城里好好逛逛。”
逛累了,眼看快到中午,陈兴平大手一挥:“走,爹,娘,咱们下馆子去!去‘全聚德分德’吃烤鸭!”
“哎哟,那地方贵吧?”王秀兰有些舍不得。
“娘,没事,咱现在日子好了,偶尔吃一顿,尝尝鲜。”陈兴平笑道,“允棠也该补补。”
“哥,吃鸭鸭!”小新禾也挥舞着小手附和。
这“全聚德分德”是县城里最近新开的一家烤鸭店,模仿京都烤鸭的风味,虽然肯定比不了正宗的,但在县城里已是了不得的美味。一家人进去,点了只烤鸭,看着师傅现场片皮,用薄饼裹上鸭肉、葱丝、黄瓜条,蘸上甜面酱,一口下去,满嘴留香。
连小新禾都吃得满手是油,咂巴着小嘴说“香香”。
下午,陈兴平又带着家人去百货大楼转了转,给爹娘买了些新衣服,给新禾买了些玩具和零食,给允棠买了些营养品。
林允棠虽然累,但心情很好,脸上一直带着笑。
不知不觉,就逛到了傍晚。
眼看天色渐暗,一家人这才大包小包地往租住的小院走。
到巷子口时,天已经擦黑,大概晚上七点多钟。